春风渡关山_作者:丧心病狂的瓜皮(134)


  “宁亲王——”
  大内总管文剑南穿着一身赤色蟒服,从含元殿之中走了出来,在关隽臣面前躬身行了一礼:“皇上传您进殿。”
  关隽臣不发一言,转头看了站在身后的三位乌衣巷指挥使一眼。
  文剑南霎时间意会,微微一笑道:“皇上说了,今日只见您一人,几位大人倒也不必在这儿候着了。”
  关隽臣点了点头,他一步步走上了白玉阶,细雪在他的锦靴下发出簌簌的声响。
  在迈进这座在大周朝屹立百年的宫殿之前,他抬起头,看了一眼长安城的天色。
  只见阴沉的铅云在皇城上空低低盘旋,溯风凛冽——
  雪还未停。
  他撩起锦袍的下摆,终于一步迈了进去。
  含元殿的砖红色殿门在他身后缓缓阖上,发出了一声沉闷厚重的叩响。

第三十二章
  大周今年的风雪比往年还要凛冽,含元殿之中,纵使点了满殿的烛火,却仍是阴暗森寒。
  关隽臣刚迈步走进去,就听到大殿深处,传来一声浑厚低沉的声音:“宁亲王,你来了。”
  “臣弟参见皇兄,皇兄万安。”
  关隽臣双手撩起袍服下摆,工整地行了个跪礼。
  他的头低垂,只能看到赤金色靴子一步一步缓慢走到了他的面前,似乎像是在欣赏着他的匍匐之态,周英帝几乎是刻意地停顿了许久,才终于道:“平身。”
  “宁亲王,”周英帝的语声淡淡的:“朕和你,咱们兄弟许久都未曾这样见面说话了,前些日子想起来,朕心里倒有些怀念。”
  关隽臣缓缓站了起来,他抬起头,看着面前这位大周天子,他的哥哥。
  周英帝是先帝诸子之中,样貌较为平凡的一人。
  但那张庸常的面容上,却有着一双摄人心脾的狭长眼眸,从来无人能看透那寒潭一般的幽深。
  可那双眼眸里,时而划过的、疾电一般的敏锐,却总是叫人心中一凛。
  “臣弟在金陵时,亦时常挂念皇兄。”关隽臣面色如常,语气恭谨地答道。
  他和周英帝都心知肚明,他们这对皇室兄弟,此时绝不是在若无其事地叙旧。
  晏春熙此时正关在乌衣巷的凤狱之中,而关隽臣手中,是唯一能救夏白眉性命的断雪潮解药。
  他们各自握着彼此心中的罩门,正在互相试探,这场看似轻描淡写的对谈,实则是万分酷烈的皇室争斗。
  关隽臣深知多说多错的道理,他既不提起晏春熙,也不提起夏白眉,周英帝说什么,他便应什么,不焦不躁。
  来含元殿前,关隽臣已把先帝御赐的免死金剑送去言太师手中。言太师三代帝师,当朝三公之首,是大周朝的巩固重臣,免死金剑在他手中,就如同赫赫高悬在庙堂之上。
  哪怕是周英帝也要有所忌惮,起码在当下,绝不敢平白将他这位宁亲王拿下。
  “宁亲王,可知道今日朕召你来,所为何事?”
  周英帝不疾不徐地踱步走回白玉案桌旁坐了下来。
  “臣弟不知。”
  “真不知?”
  周英帝停顿了一下,见关隽臣不为所动,便浅浅笑了一下:“那也无妨,朕刚拟了一道旨意,你且读读,替朕把把关。”
  他说到这儿,把桌上一卷赤金色布帛随意地扔了过来。
  “是。”
  关隽臣伸手接下帛书,不知为何,到了此刻,他方感到一阵背脊都紧绷了起来,他知道周英帝必是有备而来。
  此局对弈,他虽然杀招尽出,可面对这位心机深沉如斯的大周天子,他依旧毫无把握。
  关隽臣在周英帝的凝视下,一寸寸地展开帛书,诏书不过寥寥几十字,可每读一字,心便落下去一寸。
  读完整个帛书,再抬起头时,他的后背已皆是冷汗。
  “先前宁亲王押了夏白眉返京,他是朕的近臣,既叫朕亲自处置,朕自得给宁亲王个交待,总不能叫当场重臣心寒。如何——宁亲王,你可还满意?”
  在摇曳的烛火下,周英帝似笑非笑的神情,此时在关隽臣的眼中,却属实叫他肝胆俱寒。
  “乌衣巷指挥使夏白眉,居功自傲、藐视亲王,大不敬之罪确凿。罪大当诛,念其为朕分忧多年,实有苦劳,免极刑,赐白绫。钦此。”
  这便是周英帝亲笔写下的诏书。
  “皇上,您这是……”
  关隽臣抬起头,他心下大惊,一时之间竟然失了礼数,抬头和大周天子直直对视。
  “朕问你,可还满意啊?”
  周英帝的一双眼睛,在阴暗的大殿之中,锐利得如同出鞘的白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