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渡关山_作者:丧心病狂的瓜皮(136)


  “噗——”
  关隽臣猛地喷出一口暗沉鲜血,他脸色惨白如金纸,忽然重重地叩首在地,喃喃地说:“臣弟行事狂悖,愧对天恩,如今只求皇上下旨赐死,臣弟绝无怨言。”
  “宁亲王说哪里话。”
  周英帝面上隐约露出了一丝晦暗阴沉的笑容,他声音浑厚,慢慢地道:“你是朕最器重的弟弟,又有先帝御赐免死金剑,说得是什么话。如今平南王谋逆大案始终悬而未决,关押在乌衣巷许久,已让朝臣们有所非议,因此朕已决意依朝上谭梦麟所言,按律三司会审、三公之一为主审官,彻查此案。言太师为避嫌不愿审理,许太傅年迈返乡,唯有太保之位空悬——”
  “朕如今下旨封你正一品太保,弟弟啊——当朝三公位极人臣,怎的,朕如此看重你,你心中还有所不满?”
  关隽臣胸口如同被重重锤过,呼吸之间都一阵阵刺痛,他此时只感到周英帝的一字一句都令人毛骨悚然。
  他本是习武之人,最善调息,可一时之间,竟还是气血攻心。
  太保之位绝不是周英帝真的封赏他,反而恰恰是周英帝这一局棋中最狠辣的地方。
  大周律明言,皇亲国戚谋逆大案需三司会审,更要三公之一坐镇主审,之后才能再经由六部尚书和主审官合议定罪。
  当年襄王逆案审理上,就有诸多疑点和违背周律的做法。
  如今周英帝在平南王一案上,若再武断地用乌衣巷直接定罪,三司六部乃至满朝文武,总归会有不服之心,因此,周英帝拿下了平南王,却足足有数月都未能定罪,正是因为他早已深陷困局。
  先前朝堂之上,大理寺谭梦麟据理力争,周英帝明知他和关隽臣过从甚密,可也要在朝堂上应承,就是因为谭梦麟所说的话,实在句句都合乎情理。
  所以那一日朝廷激辩,最终周英帝答应要选一位主审官,只是那时关隽臣那时还不知道,原来周英帝心中早早已经选中了他。
  周英帝缓步踱到俯首的关隽臣面前,他递下一方丝绢让关隽臣擦拭嘴角鲜血,慢慢地道:“那一日——朝堂之上,你与朕说,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乃大周朝礼义根基,朕听了颇为动容。朕登基之后,先诛襄王,再斩平南王,若都是由乌衣巷定的罪名,后世书来,朕岂非有违孝悌二德?”
  “所以朕要留着你,”周英帝嘴角渐渐显出笑意,意味深长地道:“朕知道你也嫌平南王愚蠢无知,你早早就送了一幅《忠义帖》过去提点他,他却还不知死活地私拥兵马。你的心思,朕明白。可你不愿和他一党,朕的满朝文武却不那么觉得。你、襄王和平南王自幼一起长大,后又被看作三王一党。朕留着你去审他——由你这位亲近的哥哥给关承坤定夺罪名,朕倒要看看,届时还有谁敢不服?”
  关隽臣神色惨然,他抬起头,声音沙哑:“皇上是要让臣弟来做这个不孝不悌之人了。只是不知道,若臣弟为主审官,皇上想让臣弟株连多少人?是否连臣弟自己信任之人,有些也保不住了?”
  周英帝低头俯视着关隽臣,他似是未曾料到关隽臣竟然能这么快就洞察他的机谋。
  过了良久,他面上的笑意又浓了些,轻声道:“冠军侯啊冠军侯,父皇当年果然慧眼,你不愧是朕最出众的弟弟。是了,襄王已除,可党羽颇众,你和平南王器重之人当中,有不少都曾依附襄王——叛党余孽,你便也别想保了吧?”
  关隽臣跪在周英帝面前,寒意从冰冷的地面向上侵袭,几乎要将他整个人冻结在这空旷的大殿之上。他不由打了个颤,喃喃地道:“臣弟愚鲁,才疏学浅,实难担当太保之位,皇上——”
  此时此刻,他这番话,已经几近于哀求。
  他一旦成为平南王一案主审,便要按着周英帝的安排,亲自定罪将平南王送上断头台。
  不孝不悌的名声,是注定要扣到他头上的。
  平南王横竖都是死,兄弟之义或许到了这当儿,他实在无法顾及。
  然而,周英帝杀招却不止于此。
  周英帝真正要做的,是叫他亲手株连自己的党羽。
  他多年心血,苦心经营,一招一招步下的亲信,亦要被他亲自拔除。
  他若做了,从今以后大周满朝文武,必再无一人能对他信服,他也休想再建立起任何势力。
  或许周英帝还许他活着,可他活着也不过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这又与死了有何分别。
  这分明就是要他挫自己的骨,食自己的肉。
  “朕知道,你这会儿定是不愿应承,也无妨,你且平身,随朕去凤狱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