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人间_作者:老草吃嫩牛(219)


  说到这里,他随手一指身后的老三巷说到:“你们还真的以为杆子们没啥是吧?那得看是哪一根儿!常青山的那位,这里面这位火起来……哼,我跟你们说这些废话作甚!”
  说完,他整理了一下衣裳,带着一群手下往老三巷就去了。
  老三巷内,戏台前。
  老桐木的两排长条大茶桌,合并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可以坐四十人议事的会议桌。
  此时议桌周围,已经坐满了各老巷子有威望的爷们儿,还有民众权益会的负责人,还有老三巷的段爷爷,薛班主……
  总而言之,常辉郡边街小巷,吐吐沫能有点响动的人物,便都在这儿坐着了。
  往日这些人大多只是相互能听到个江湖尊称。
  如今总算认识,便互相拉扯着攀起祖宗关系,说起闲话来了。
  江鸽子倒是没有跟他们一起议论,他自己坐在中间的太师椅上,正两眼发呆,对着一张宣纸生憋对联儿呢。
  这不是他走了俩月么,家里那不是装修么。
  他屋里不挂匾额,可家门口总得立一个吧!
  堂堂杆子爷儿呢,总不能叫旁人代笔。
  也没那个规矩,所以才将工地上的匠人捧着宣纸,眼巴巴的,语气哀怨的请他务必今天憋一副出来。
  不然这大门的工程算是进行不下去了!
  江鸽子上一世,倒是有出身古玩街的经历,毛笔字儿,他也是练过的。
  能见人!
  可是写对联,两辈子这还是第一次。
  生憋吧!总而言之不能露怯不是。
  老戏台下,段四嫂子拿一把明晃晃的菜刀,正精神抖擞的对着地面上的十几只,捆好的小公鸡摩拳擦掌,亮家伙。
  还有巷子里做流水席的厨官儿,正在指挥一帮徒弟在那边切菜,切肉,垒砌土灶。
  这各处老巷子来的伯伯们,用世面上的统称,叫做乡老。
  乡老来了,到了老三巷家门口议事了,不给人家端这边的碗,那说出去,丢的就是江鸽子与老三巷的面儿。
  有时候,像是这些老礼节的事儿,江鸽子压根不用说,也不必去懂。
  只要是给他争面子的事儿,就有的是人抢着做。
  非但做,还要做的透风透水,敞亮无比,还不用他自己掏腰包,都是大家筹钱儿。
  那些没啥用的乡老儿们齐齐的坐在桌子边上,一边嗑瓜子,一边骂衙门老爷,抖自己这段时间的威风史。
  “老子那天就看不惯,要不是街下拉着我,我一脚就上去了……”
  “一脚算啥本事,老子的刀就藏在我那三轮儿上呢,前儿道具店五贯钱买的,刚石轮上开的刃儿,老子就想着,白天里我记住他,等到没人的时候,我一刀下去……”
  事实上,这群老混子具是吹牛逼呢。
  而他们之所以敢于这样吹,那不过是知道杆子爷堵了入口,外面谁也进不来。
  可是这些老东西怕是万没想到,正因为出了人命,江鸽子这个本地杆子,还真的不能回避。
  他给人家留了走人的通道了。
  黄伯伯一边两边帮衬,一边回来抽空骂人。
  “给你们这群老家雀能的!!”
  他骂完,还得跑回去检查那些小公鸡嫩不嫩,厨官要求的肉可买回来了。
  听到黄伯伯这么不客气的骂他们,有要脸的就不吭气,有不要脸的,像是半把掌巷子的那位伯伯,人家可是声音洪亮,发言积极,给他本事的就跟他才是老三巷的伯伯一般。
  “明儿都去半把掌乐呵,我给乡老们宰个大牛吃……”
  他这边正吹的美,却不想,江鸽子忽然一拍桌子就站了起来,说了句:“我有了!!”
  黄伯伯笑眯眯的跑过来,拿起桌上的毛笔,一边沾足了墨汁,一边笑着说:“甚好,甚好,赶紧着,您趁着有感觉,就写下来……”
  就这样,江鸽子拿起毛笔,对着桌面上的宣纸,相当有气势的就写下了这一样一副对联儿。
  他这上联是,世上尽数高门,吾跃不完。下联是,家下一卧安眠,余生谅闲。
  最后横批,他美滋滋的写了三个大黑字儿。
  咸鱼居!
  黄伯伯脸部肌肉抽动,好半天,他手指颤抖的指着横批问到:“我说,这字儿还过得去,只是,我的亲爷儿,亲祖宗哎!这是您家门口,您的门脸儿!人家说了,只许卖艺术品!您不卖牛肉干改卖咸鱼也不成!”

第48章
  江鸽子哭笑不得的看着黄伯伯, 他该怎么跟这老头子表达一下,咸鱼这个自称背后有的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