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归_作者:语笑阑珊(223)


  半晌后,陆追安慰:“或许是因为我这字写得太草,弟兄们才会看不清正反。”并不是三当家书教得不好。
  王俭无力摆手,目光苍凉,感觉自己白忙了一年。
  一路往住处走,到处都是红艳艳的春联,反正二当家写得多,不贴白不贴。酒肉香四处满溢,划拳声说笑声,闹到半夜也不会歇。
  陆追关上院门,替自己辟出一方安静的小天地。
  虽说在城中逛了整整一天,倒也不觉得累。桌上摆着精巧的酒壶与白瓷盏,他烫好杯子温了酒,刚自斟自饮了没几杯,却又有人敲门。
  “就知道你没睡。”赵越手里拎着酒坛子,“大过年的,就先舍了你那淡而无味的月露梨花吧,一道来喝几轮。”
  陆追道:“我不善饮酒。”
  “图个高兴罢了。”赵越揽着他的肩头,一道往外走,“弟兄们都聚在山头,酒要大碗喝才畅快,独自一人喝闷酒,心事只会越来越多。”
  陆追笑:“若我醉了呢?”
  “醉了就睡,睡醒了起来,正好吃明晚的年夜饭。”赵越道,“在自己家中,还怕我会趁醉将你卖了不成。”
  山道两旁,无数篝火正在熊熊燃烧,几乎将天也染亮半边。烤肉滋滋作响,撒上一把调料,香味便窜得到处都是,引得陆追也吞了吞口水。
  “大当家!”
  “二当家!”
  沿途小弟不断打招呼,陆追问:“王俭呢?”
  “怕是不敢来。”赵越笑道,“平日里都是他在管着教书识字,稍有错处便罚抄罚写,弟兄们憋了一年,都在等着今天好灌酒报仇,可不得躲得越远越好。”
  陆追也笑:“怪不得初来朝暮崖时,大当家不准我教书。”
  “教什么书。”赵越摇头,递给他一碗酒,“你不是读书人的性子。”
  陆追问:“什么才叫读书人的性子?”
  “实诚迂腐,老好人一个。”赵越道,“王俭那样的便是。”
  陆追又问:“那我呢?”
  “你心里的事情太多。”赵越道,“心事太多的人,做不得夫子先生。”
  陆追仰头饮下一碗酒。
  “好!”周围一群小弟鼓掌。
  陆追险些被呛到。
  赵越笑着替他拍了拍背,道:“今日我下山的时候,遇到了账房里的老钱。”
  陆追:“……”
  赵越道:“他当真是很想将女儿嫁给你。”
  陆追道:“若我没记错,他上个月想招去做女婿的人,是大当家。”
  赵越坦然道:“我不想成亲,所以他便换了目标。”
  陆追问:“为何不想成亲?”
  赵越答:“因为麻烦。”
  “遇到喜欢的人,便会想与他长相厮守,朝夕相处尚嫌不够,怎么会嫌麻烦。”陆追道,“将来大当家就会明白了。”
  赵越道:“听你这话,倒像是过来人一般。”
  陆追并没否认,只是又给自己满了一碗酒。
  辛辣入喉,愁绪也能驱散三分。眼前是旺盛的火堆,耳畔是哄笑与猜拳声,四处都是人影,这般热闹团圆的画面,是先前从未有过的,很世俗也很温暖,暖到能驱散冬日严寒,让血都变得烫起来。
  饮酒这回事,不醉没意思,酩酊大醉也没意思,只有将醉未醉,既不辜负眼前美景,又能将烦心事抛在脑后,才是最畅快的时候。
  后半夜时,赵越叫来小弟,将他送回了住处。
  醒酒汤是温热的,又酸又辣勾着芡,里头还有肉丝鸡蛋与木耳。陆追哭笑不得,这八成又是厨房李婶亲自掌勺——总是念叨自己太瘦,要碗阳春面里头能浇满牛肉,平日里更是恨不得在清汤里也加上泡饭,吃不完还要生气。
  不过滋味倒是不错。陆追将灯火拨亮,当成宵夜来吃。他其实也没喝太醉,回来的路上被风一吹,更是清醒了不少,一碗酸辣汤下肚,陆追满足地叹了口气,困意全无,索性去了后山温泉。
  负责看守的小弟询问再三,确定二当家的确没有喝醉,方才侧身放行,临离开时不放心,还要再对一句过年期间,三当家新换的接头暗语:“天增岁月人增寿。”
  陆追:“……”
  陆追道:“春满乾坤福满门。”
  小弟笑嘻嘻送来浴具,毕竟二当家是个细致斯文的人,回回泡温泉时连外头也能闻到药香。
  陆追靠在池璧上,乳白温热的水漫过胸膛,温度刚好。束在身后的头发不知何时已散开,湿水后贴在身上,是乌黑而又泛着光泽的。
  朝暮崖的人将他养得很好。赵越,王俭,厨房的大婶,账房的老钱,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弟,每个人都对他很好。没有人追问他一身伤的来历,第一回 见面,便炖汤的炖汤,请大夫的请大夫,连院子都挑最好最向阳的,还要栽上一片火风铃,开花时又红又香。待到将伤病养好了,就一起喝酒一起吃肉,每天都自在快活,无拘无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