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爷的女婿_作者:江洲菱茭(45)

2019-06-11 江洲菱茭

  “他有这么大能耐?”
  老头狠狠一巴掌抽在他手背上,简直恨铁不成钢,“知道他怎么升上来的吗?”没等龙慕搭腔,直接说:“他是扳倒工部尚书上来的!知道怎么扳倒的吗?黄河年年泛滥,偏去年就变成修堤偷工减料克扣公款了;紫禁城年年翻整,偏去年就变成惑众延揽工程劳民伤财以期中饱私囊了;西北用兵多年,一直胜少负多,偏去年就爆出箭矢以次充好修城工匠输送延慢了,这简直就等同于里通外国篡位谋反!凡此等等,不知他用了什么手段从哪里搜罗来成山成海的人证物证呈于朝堂之上,一时之间,朝野动荡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吏部党这个痛打落水狗啊,不知怎么折腾的,莫名其妙一切罪名全部堆叠到工部尚书一人头上去了,你说,保全了多少人的性命?收买了多少人心?那会儿他才六品。”
  龙慕张口结舌,心脏跳一阵停一阵,冷汗顺着眼角往下淌,“这……这好像……好像是栽赃陷害吧。”
  老头掏手绢递给他,“唉……此番,他虽明为御史,实则兼着原职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到时候,说不定你还得进京向他述职,任免升降调,也就是他一句话的事!”
  龙慕往椅子上一瘫,已经彻底没想法了。
  老头左右瞥瞥,见门窗紧闭,凑过去压低声音说:“朝野传闻,不知真切与否,吏部右侍郎之职空悬半年有余了,就等着他在江南立功而返名正言顺地高升呢。此外,当今内阁首辅是吏部王尚书,蒋初的恩师,这首辅之位迟早是蒋初的囊中之物。”
  “啊???”
  作者有话要说:抢镜就抢镜吧。扯淡呗,怎么扯不是扯啊,大家说是这个理吧?本人胸无大志,好吃是最大的优点,不会做菜是更大的优点,虽然饮食理论积累了一肚子,本人曾经向某个老中医滔滔不绝地诉说“鱼丸鱼皮汤”的家常做法,以至于老头至今都深信我是个厨艺高手。本人经常外出吃饭,走街串巷,哪儿偏僻往哪儿钻,专业术语是——幽兰藏深谷!今天,吃得不开心,想起前些日子的一件小事,本人去了家小饭馆,中式快餐,炒饭面条居多。当然了,重点不在于吃什么,而在于看什么,诸位猜我看见了什么?——《大长今》,多老的片子啊!饭馆房顶上挂了台小电视,不停地在放碟片,台湾人配音的,还卡得要命,本人看得更要命。本人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一门心思就想对台湾的翻译者说:朝鲜作为一个藩属国,算得上正常国家吗?朝鲜的最高统治者叫皇帝吗?叫王!借他仨雄心豹子胆,他敢叫皇帝吗?揍不死他!他们的宫殿叫“皇宫”吗?叫“王宫”!没看见韩国王宫寒酸得都比不上中国大户人家的宅院吗?没看见韩国青瓦台的壁画上画的是四爪龙吗?他们有资格有胆量画五个爪的吗?他们是王,并且只是郡王,第一任连“国王”都不是,叫“权知朝鲜国事”。连立储都要我朝皇帝下决定的货色,他也好意思叫“皇帝”?所以说:“皇子”比“王子”的级别高多了,“皇储”比“王储”也高多了,前者是主子,后者充其量就是个大臣。况且中国后宫里充斥着大量朝鲜人,这些人非妃子,非宫女!不过有种说法,折扇是从朝鲜传入中国的,唉……风雅的折扇是从朝鲜传入的啊!此传闻我一直不信!
  
  第18章
  
  送走老御史,老头又从葫芦门里伸出头来,“体仁啊,太后大寿的皇榜快下了吧,你要加紧准备了。”
  这会儿龙慕哪还有这心思啊?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回去躺椅子里一动不动,对着忽明忽暗的烛光欲哭无泪。
  一巴掌抽在自己脸上,心中懊丧不已:搜查也就搜查了,干吗要跟守城将军借巡逻队?这下可好,大张旗鼓天下尽人皆知了吧,传到蒋初耳朵里可怎么得了?
  越想越心惊胆寒,手脚冰凉却汗流浃背,扒了官服,随便找了套便装裹了裹,心烦意乱绕着棵刺槐树转了一圈又一圈。
  管家被他绕得头晕脑胀,上前问:“公子,是不是有烦心事?”
  龙慕盯着老头忧心忡忡的脸,张嘴闭嘴欲言又止,说了也是白说,他能有什么办法?
  “公子,要不您出去散散心吧。”
  龙慕晃了出去。
  满大街闲逛,一时走顺了腿,直听到一浪高过一浪的喧哗呼喝声才抬起头来,放眼望去,得!玲珑巷!
  溜溜达达来到前次的私寮,红灯高挂大门紧闭,敲了半天了无回音,龙慕顿时心浮气躁,飞起一脚踹在门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