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架空 > 铿锵种田记事_作者:北风烟儿雪(38)
到了中午歇晌的时候,几人围坐,等着吃饭。杜安自带了个火盆,架上瓦罐,里头装着的是熬好的鸡汤。这鸡汤的来源还是二柱他爹贡献的肥鸡。原本,里正家送来的两只鸡是想留着养的,也好满足一下谨儿想每天拣鸡蛋的愿望,可是没几天,一不小心就能踩到的鸡粪、差点被鸡吃了的菜苗就让杜家两人受不了了。两只鸡只过了几天好日子就做了杜安刀下的亡魂,祭了几人的五腑庙。
大人当然吃什么都行,小孩子可得吃点好的。杜安拿了把面,给两个小的煮了鸡汤面,还加了点谨儿荠菜进去。至于大人,吃着头天晚上做好的面饼,就着剩下的面条汤和咸菜,吃的也很香。
二柱彻底倾倒在杜安的鸡汤面之下。农忙开始,谁家还有余力好好做饭啊?真是跟着谨儿,有饭吃啊。第二天一睁眼就往杜家跑。
先种了两家的麦子,接下来种苞米和高粱就没那么讲究了。虽然也是好好耕作,却没有种麦那样把地里的土整的面粉样的细。只是种这两种庄稼,垄台要起得高些,垄沟要犁得深些。赵八还在地头拿镐头勾了点甜秆种进去,留着夏天铲地的时候就能吃了。
主要的粮食种完了,就要闲情种些豆子,花生之类的。赵八看着杜家的黄豆、绿豆、红豆、花生、芝麻简直有些眼晕,怎么种个地也有这么多花样啊?
当然,少不了土豆这一新品种。方胜见了分下来的土豆栽子,才知道原来此豆非彼豆。各家分到的都不算多,种个三五亩的就有了。
忙了半个多月,把种子下到了地里,赶上了农时,庄稼人的心就放下了一半。盼着下一场春雨,好让种子出芽。
杜家的事还没完,他们还要去河湾开稻田。虽然赵八很怀疑燕北能不能种出水稻,还是下了大力帮忙。只是北边没人种过,只能几人自己摸索。杜仲平倒是毫无压力:就算种的再不好,一亩地出个百八十斤的米还是有的吧?哪怕一亩地只能出五十斤米,就够自家吃了,又不指着它卖钱。
整田的事情就交给赵八他们,田地整好后要用水泡一阵子。趁着这个时间,要把秧苗育出来,到时移植到田里就是了。
杜仲平有点庆幸,他们种田因为有两头牲口同时可以用,比其他人家快了不少,这样赵八他们平整水田的时候,其他人还在忙着春耕,不会有人太注意,万一有个什么不成功,也不会被笑了。
——————————————————————————————————————————
趁着别人家没忙完的时候,杜家把水稻种上了。杜仲平一力主张用抛秧法把秧苗移进稻田里。倒不是说杜仲平明白抛秧法有什么好处,实在是,水里很凉,而且,他怕水里有蚂蟥,要是被咬出点儿什么问题来,他还不如买现成的稻米呢。
赵八等几个来帮忙的,见杜仲平示范的抛秧,越发觉得杜仲平是胡闹了,把那秧苗就那么随便往水里一扔,能种得活吗?只是大家对北方种出水稻本来就不抱什么希望,再者顾着杜小秀才的面子,谁也不好意思说,按着杜仲平的做法,几个人花了个把时辰玩儿似的就把秧苗都扔进田里了。
至此,杜家,赵家的田地全部种完了,忙了半个多月的两家人终于可以好好歇歇了。
杜家后院的那几棵树已经先后开了花,经过几个人的仔细分辨,应该有一株樱桃树,就是开花开得最早那棵,粉红的颜色,每朵花五个花瓣,小小的,并不让人觉得妩媚,只觉可爱。这种樱桃大抵五月间就熟了,颜色大红,甜而多汁,只是小了点,且皮薄,放不住,但是现摘现吃还是很好的。最主要的是,这树十分好养活,都不需要有人照顾,很适合杜家这样的人家。
还有那花开的很妩媚的就是桃树了,一样的五个花瓣,一样的粉红,却硬生生多了些娇俏风流的姿态。倒是不愧众多文人对她的吟咏。只是杜家这品种大概就是最常见的毛桃,就算成熟也只是小孩子拳头大小,毛也多,好在滋味不错,而且十分的脆。
至于那棵开白色花的,几人怎么也分不清到底是李子树还是梨子树。再加上一棵浑身是刺的枣树,杜仲平已经十分满意,接连着吃可以吃好几个月呢。
杜家因为有打井、盖房的计划,今年前院就没有种菜了。反正家里人口不多,又没有养很多牲畜,后院这么大的地方足够了。
先头种下的韭菜、小葱已经露出头来了,估计再过几天韭菜就可以吃了。韭菜实在是一种懒人菜,种了一回再不用管它,割了一茬没几天就可以长出来。只要不在下雨天割,烂了根子,就是过冬也不怕的,来年春天自会发出来。可以说,种了一回就一劳永逸了。只是它会窜根子,须得防着它窜得满院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