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有相逢_作者:秦九郎(4)


  晏翎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也不奢望自己能像先辈一样,梅妻鹤子。
  更值得一提的是,丞相今年二十七岁,还没有娶妻。寻常男子到了这个年纪,早已妻妾成群。帝都很多姑娘都念想着丞相夫人这个地位,但一时无从希望。
  丞相的父母亲戚都在泸州,也没有过多逼迫。偶尔来往的家书里,母亲说起晏氏的香火,好在丞相的几个哥哥都有了妻儿,所以他落得清闲。
  娶亲是多么麻烦的事啊,丞相心里盘算着,纳彩、问名、纳吉,一样一样都不能怠慢,彩礼聘金花下去,顶他几年的俸禄。
  可能丞相的心思没放在感情上,他爱美,平时的乐趣不是到街上去看来往的美女,而是思量着该添置怎样的新衣服。
  丞相就这样过惯了一个人的生活,连夏天时整个厨房的凉糕,都只给他一个人准备。
  可能这辈子,就孤独终老了吧。丞相此时泡着温泉,无所谓地想着。
  丞相觉得不甘心,他是帝都人人称道的美男子,当年殿试的状元郎,这个年纪了还没有遇到过一段爱情,甚是遗憾。
  他无聊地拍打着水面上的花瓣,把他们按下去再浮起来。丞相抬眼看看空旷的四周,夜幕降临了,突然心里有点寂寥。
  不过,管家恰逢时机地出现,打断了丞相的愁思。
  “相爷,宫中传来消息说,皇帝召藩王入京了。”管家站在屏风外头,躬身禀报。
  “藩王?本官想想,有陈留王,琅琊王,锦官城还有一个王,还有……还有哪个王?”丞相拧着眉头回想,硬是没想起来。
  “相爷贵人多忘事,还有一位广陵王。”管家无奈道,丞相总是这么糊涂健忘。
  “哦!广陵王,我就说呢,怎么把这位给忘了。”丞相往自己身上浇水,目光突然变得狠戾起来,“本官一点都不喜欢他。”
  管家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说:“藩王们不多久就要进京了,相爷您看,这该怎么准备准备?”
  “把这事交给老头子做就好啦,妥妥当当的,本官不操心。”
  丞相把头靠在浴池岸边,他带着得意的神情。丞相为自己的人脉感到自信,虽然他偶尔糊涂,但这些事情他从来不落于人后。
  “管家你下去吧,这些日子,多帮本官留意一下翁家的将军。”
  管家戏谑一声:“相爷,您居然记住了将军的姓氏。”
  丞相更加得意了:“毕竟是本官一手举荐的人才,本官当然要对他格外上心。”
  “相爷,还是为您的夫人上上心吧,再拖着,皇上可要给您指婚了。”
  “哎,莫提这事了,本官一个人,自在的很。”
  晏翎很满意地闭上眼睛,遣退了管家,开始想去拜访将军府的事。
  
  ☆、将军
  就在丞相泡着温泉昏昏欲睡的时候,将军府里还是灯火通明,府中有人进进出出,鼎沸嘈杂,这是正在准备宴请宾客。
  将军坐在他老爹的灵位前,手里拎着酒罐,给他老爹的灵位敬酒。
  将军想想那天蔽空的旌旗,旗帜裹着老爹的身躯运回帝都,他牵着黑色的马,少年皇帝站在官道尽头,百官遥遥朝拜。
  蔽空的旌旗,是天子的仪仗,背负着家国,心怀着天下。
  将军喝一口酒,是他老爹生前最爱喝的趵突泉。
  将军从小跟着老爹去打仗,肩上扛着画戟,站在山崖上看北方极寒之地。老爹拄着旗帜,黑色的云幡像乌云压境。
  将军指着辽阔的平原,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老爹摸摸将军的头,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将军把酒洒在老爹的灵位前,拜了三拜。老爹头七刚过,灵柩就运回了山东济南,有人衣锦还乡,也有人荣归故里。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老爹曾说他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乘鹤归西,家国大任就落在了将军身上。
  有人来喊将军去领皇帝的赏赐,深更半夜,车马排了一整条街。
  皇帝没有来,司礼监的掌印穿着火红的曳撒,宣读明黄的圣旨。将军伏膝领旨,掌印扶他起来,拱手称贺。
  “多谢厂公。”
  “不要谢咱家,要谢就谢丞相大人。”
  将军自然是知道的,丞相力排众议,硬是把他举荐为了新任的将军。
  掌印寒暄过后就回宫复命,将军捧着圣旨站在府邸门口看宫中的人马浩荡地离去,门檐下挂着灯笼,只看得清曳撒的一抹朱红。
  等到人静马喑,将军方才跨进门槛,他要去看看府中各处有没有打点整齐,过两天丞相大驾光临,不能丢了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