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中守夜的仆人们全都屏息凝神立着,心里战战兢兢。摄政王大半夜过来,是觉得哪里伺候得不上心?
李小二不太容易醒,小身子在大被子下面一起一伏。地龙烧得旺,寂静的夜晚足够温柔温暖,小小的孩童无忧无虑。
李奉恕疼爱地看着,用手指关节轻轻碰碰孩子的小脸。
摄政王半夜突然过来,也没说什么,起身离开。守夜的仆人行礼,他压根没看见。
李奉恕走回王修卧房,推开门。王修听到门声,眼睛转一转微微睁开确定李奉恕回来了,再闭上。
李奉恕掀开被子,钻进去。他从外面进来,带来一身寒气。王修嘟囔一句,李奉恕伸手搂住他。
不是梦里飞坠下城楼的白色影子。王修踏踏实实在他怀里,沉沉入眠。
李奉恕亲吻王修的额头。
我会守住你的。
第二天一早,厨房特意煮了玉米。以前玉米是稀罕玩意儿,王公贵族吃个新鲜,只有成庙琢磨着想种种,挖了钦天监地砖试种。王修喜欢吃微微有点甜但又不太甜的东西,所以特别爱啃玉米。今年玉米全都留种子,只有鲁王府上能奢侈地煮着吃。王修一看金灿灿的玉米笑了:“明年就不是稀罕物了。”
李奉恕看邸报,李小二颤巍巍舀粥喝自己满脸,王修咯吱咯吱啃玉米,还得操心李小二不要把东西吃进鼻子里。
王修没发现,李奉恕其实没在看邸报,他一直看着王修。喜滋滋啃玉米,娴熟地用帕子处理李小二的脸,提醒李奉恕别看了赶紧吃东西。用膳时王修永远最忙,一大一小两个姓李的都不省心。
李奉恕不可遏制地想起那个梦,一瞬间杀意沸腾。王修一惊:“老李?”
李奉恕微微一笑:“没事。”
桌面下,李奉恕狠狠攥拳。
守住北京,守住大晏。守住……王修。
李奉恕没去上朝,在研武堂召见陈冬储。陈驸马从右玉开始便反思为什么宝钞始终流通不起来。他自回京中,一直在研究宝钞,呕心沥血写书上陈。参照宋朝交子,宝钞想要流通,起码两个条件:所有人都信任宝钞,以及宝钞必须有本钱和备本钱。
“交子流通时,本钱是川中铁钱,另有备本钱,以备调整。并且纸币三年全部一换,根据货赀多寡回收或者加印。宝钞虽然只是一张纸,但是调运国资军资比金银更有效。仁宗时利用纸币调整货赀筹集军费,殿下也……未尝不可。”
陈冬储在度支科翻阅所有账册,苦心计算。如果明年玉米土豆番薯幸而丰收,自是天怜大晏,但有可能导致银荒提前。
“银荒到底什么时候会来?”
目前大晏左右官办作坊都在疯狂运作生产军器。大晏的工力人力很久没有如此蓬勃如海地运行。曾芝龙上书在南洋有了眉目。海商找到出路,农业找到出路,工坊也有事可做,大晏的完全在恢复神庙时的盛景神庙时的银荒却是最狠的。大晏不止是被萨尔浒打得抬不起头,还有银荒。银子,阿堵物,文人看不起,却是大晏整个帝国日夜奔涌的血液。突然一天,庞然大物的血脉空了,失去热血,只能等死。
不破不立。陈冬储突然想到这四个字,不破不立。
“殿下,交子出现在益州是有原因的。当时益州的交子流通全国,靠得就是信誉和调度,发起的甚至不是朝廷,是当时几个商人而已。当时四川商人们为了调度交子的数量,专门成立了商会。殿下,您是帝国的摄政王,难道摄政王比不上区区几个商人?”
陈冬储一鼓作气:“臣研究了神庙时的银荒。最可怕在于,税制可能崩溃。”
李奉恕微微一眯眼。
“宝钞司历来只管印钞别的一概不懂,这样如何调令全国宝钞?现而今宝钞也只能发给皇族,皇族都花不出去。殿下曾经问过臣,能不能强行推动宝钞流通。臣认为,到时候了。”
摄政王看着陈冬储,笑了:“准你阅览户部所有度支仓储文册,以及……你去宝钞司吧。”
陈冬储一听,他小心翼翼,苦心经营的目的居然就这么砸在自己面前,简直不知所措。
“殿下……”
商人永远是待宰的羊,所以陈家这么费尽心血地攀交摄政王。在摄政王不显时便又是筹粮又是征兵,陈家家本再厚也快要支撑不住。
“卿擅长计算却心思磊落深谋远虑,只在度支科打算盘太屈才了。你一直研究宝钞,不如放手去做。宝钞司不能只管印钞,该做的,卿去补上吧。”
陈冬储霎时热血上涌,眼圈一红:“臣……定不负殿下所托。”
摄政王任命陈冬储为宝钞司郎中,专职研究调令宝钞。陈冬储上书请求做新版宝钞,摄政王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