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华今眇然_作者:祎庭沫瞳(151)


  荣沧亲手给皇上泡茶, 目不斜视地看着面前的茶具,微笑说:“儿子见父皇,怎么会觉无聊?亲情天性,儿臣只怕父皇事忙,没空见儿臣。”
  皇上更高兴了,“你年纪也不少了,也理应成家业立才是。”
  荣沧将茶倒进茶杯,奉于皇上,“先尽孝道,再谈成家业立也不晚。”
  皇上哈哈大笑,将杯中茶一饮而尽,“你之前为朕办事,做得都不错。成家可以再等等,立业倒是可以打算起来。”
  上头还有老三没有正妃,老四拖一拖也无妨。
  荣沧也没急切地谢恩,否则就像是另有目的了,“父皇有用得到儿臣的地方,儿臣自当尽心揭力。若朝堂之上不缺为父皇分忧者,儿臣倒更希望像现在这样,陪父皇喝喝茶,解解闷。”
  说罢,荣沧重新将皇上的茶杯倒满。
  “你的心意朕明白。但整日把你圈在朕身边可不成,你是皇子,父子天伦可享,朝堂社稷也应该上心。”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皇上点头,“你上回出征,因为粮草一事差点出了乱子。那些乱臣想必也是见你并无权势,才敢不顾你的安危,如此算计。那件事之后,君瑜就一直在养伤,至今未痊愈,这也是给朕提了个醒,户部之中还是应该有皇子坐镇,军方后备才不容易出纰漏。正好现在户部也缺人,明日起,你就到户部任职吧。”
  荣沧还是非常谨慎,没有立刻谢恩,而是有些为难地说:“父皇,儿臣于户部事务毫无经验,怕无法胜任。”
  皇上大手一挥。“都是慢慢学的。想当年朕做皇子的时候,也在户部历练过。你且放心去就是了,朕会为你安排妥帖之人带你的。”
  荣沧起身,跪地叩首,“多谢父皇,儿臣定不辜负父皇信任,竭力为父皇分忧。”
  新宅里,祁襄正剥着核桃看书,就见白如带着人抬了个锦鲤纹的白瓷大水缸进来了。
  “慢点慢点。小心些。”白如指挥着他们,“可以,就放这里,轻点放,别碰了。”
  祁襄不解,“什么东西?”
  白如笑着上前两步,道:“公子,这是我家少爷给您准备的,说是让您解闷。是一缸锦鲤,现在天寒,您先养屋里,等天春暖了,就放进花园的池塘中。”
  祁襄失笑,“我又不会觉得闷,弄这些花样做什么?”
  他是只要有书就不会觉得闷的人。
  白如当然地为自家少爷说好话,“少爷就是给您添个乐,让您笑一笑少爷也开心。”
  说着,将装着鱼食的小盒子呈给祁襄。
  祁襄接过来,“去吧,厨房今日包了馄饨,潘叔特地给你留了,快去吃了暖暖。”
  白如笑应着就带人下去了,他今天一早就出门忙活了,现下正饿得紧。
  祁襄走到缸边,白瓷缸被屋内的光照着,一点也不暗。缸里的锦鲤只有手掌大小,六七条的样子,颜色各异,正欢快地游着。
  祁襄随手撒了一把食,锦鲤就争先恐后地凑到水面上抢夺食物,很是热闹。
  白君瑜带着一身寒气走进来,屋内屋外简直像两个世界。他今早陪祁襄吃完饭,回了府里看看。祁襄没跟去,这两日天越发冷了,他这个身子在家里待着最为合适。
  而祁襄也趁他回去的工夫,让师父去安排了些人手办事。只是各中消息暂时还不便直接回给他,得等他师父出门带信回来。
  “已经送来了?”白君瑜看到大缸,并没太多意外,也没有立刻凑近祁襄,不想将身上的寒气过给祁襄。
  “你也太费心了。”白君瑜送的东西,他当然不会说是多余的,否则除了扫兴外,也太不识情-趣了。
  白君瑜烤着炭盆,“你每天不是看书,就是弄那铠甲,都是累眼睛的事。看看这缸鱼,休息一下也好。”
  “将军和夫人都好吗?”祁襄问。其实就是对门住着,他要去也没什么问题。只是白君瑜不赞同,白夫人也不赞同,他就只能老实待着了。
  “都好。我刚才回来时正好遇上四皇子府上的小厮,说是殿下让他来报信,皇上让殿下进户部学习。”
  这事说意外也不意外,却比祁襄预计得更早些,“不错。近来三皇子缩头做人,二皇子气焰太胜,都不会得皇上的心,四皇子多言父子之情,皇上必然安慰。现在下时机好,若等大皇子回来再这样做,恐怕就没什么用了。”
  “殿下还想问问接下来要如何,是否还要每日去给皇上请安。”白君瑜说。
  祁襄悠哉地坐回去继续剥核桃,“大皇子快回宫了,那才是皇上父子之情的归属,殿下与大皇子争,是占不到便宜的。而且殿下要去户部学习,整天往皇上那里跑显得不务正业。若不去,怕又会有人挑拨说殿下的孝道本就是有目的的。所以去还是要去,但比正常皇子请安的次数多一些便是,尽量避开大皇子,明面的被拿出来比较,殿下可占不到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