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刑事犯罪科_作者:石头羊(28)


  “张炳,我知道瑞邛的死与你无关,但我也只想替衙门问一件事。”
  “……什,什么事?先生请问?”
  张炳很是谨慎地皱眉回答。
  “你可见过,这个榴花耳饰?”
  那只从瑞邛胃里取出的榴花铜饰,脸色一变的张炳一眼就认出了,因为有先前解围的事在,这先前几次三番似是有所隐瞒的书生也终于是对他有所袒露了。
  这一天,段鸮可算是拿到了张炳口中的口供。
  他晚上回到义庄,再次在自己的验尸卷宗上写下了一些东西,等待明日棺材入土之时,他便可亲自验证一些事情,也是这个时候,段元宝才问了他一句。
  “爹,为什么你这么熟?”
  “你把那几本书翻开,看看最后面是谁的名字。”
  段鸮看上去倒也不不以为意。
  “……”
  段元宝乖乖听话,低头翻看,却见后页有三个字,赫然就是他爹那个不常用的大名。
  “这是你爹我亲自编的书,我不熟谁熟,这帮人年年考我出的题,还在背地里骂我,胆子倒是很大。”
  段元宝:“……”

第三回 (下)
  既然已经拿到了张炳那边的口供,段鸮私底下也有了一些破案的思路了。
  虽然离这案子的最终真相怕是还有一些出入。
  那躲在背后的真凶的面目至今也还尚且模糊着,但他心中,却也有了一点关于这起案子到底因何而起的眉目来。
  恰逢当日,县城中天色有点阴。
  看这黑压压的乌云一团挤在头顶的样子,怕是晚间要下些小雨才是。
  这场估计晚上才要彻底下来的雨,和段鸮第一次来松阳县,前一夜下的那场有点像。
  那一场雨水,毁灭了石头菩萨庙中大部分的杀人物证。
  这才让这一整件案子始终有些扑朔迷离,所以早上起来时,望着纸糊的窗户外那阴沉沉的天,他也多看了两眼。
  从前,还在京城的时候,段鸮曾一度看过一位名叫前朝杂学家陈四台写的书。
  那是一本提及和治疗人心之病的书。
  段鸮会看这本书,是因为他始终相信,一个人心中所得的病不全是疯病,即便无法用药物治疗,但是一概而论,施加刑罚才是真正的对患者的不负责任。
  那本书中记录着有一段诡异却也真实的记载。
  说有一个唐时的将军因为从前在上战场时,见多了尸横遍野,杀戮流血,最终在班师回朝后竟患上了一种古怪的病。
  每每梦魇,他总会梦到自己手中有许多根本洗不干净的血。
  所以这将军便需要每天在家中洗数遍手,数遍澡方能平息内心的恐惧。
  这个症状一开始还只是一天洗三两次,但伴随着情况的恶劣,将军每日必须用水要洗三十四遍,直到手都出血他依旧觉得身上有血腥味。
  书中所记载的关于这个人结局是,这位唐时的将军最终在家中用铁刷子发疯擦烂了自己身体,在浴桶流血而死,也因此,这个病症就给了段鸮很深刻的印象。
  这世上的大部分因心病而最终产生的特殊案件。
  原是有来龙去脉的,一个身上本身就带着诸多个人习惯的心病者多喜欢在差不多的情况下做同一件事。
  比如极度黑暗封闭的环境下,又比如说打雷或者是下雨。
  这是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某个法门。
  因为这些事往往曾经一度给他们带来过内心深处最恐惧的东西,这才会诱发这一系列因心病而产生的犯罪事件。
  也因下午还有些旁的事要做。
  所以早上用过早饭,段鸮一个人去衙门一早处理为死者封棺之时,也碰巧听门口的赵福子和张元朗他们说起这事来。
  彼时,两个小衙役正一块坐在门槛上分吃一把炒黄豆。
  黄豆这东西香是香,但吃多了涨肚。
  原是不能当做正经饭食的,但赵福子和张元朗年岁还小,就爱嘴上嚼些咯嘣香脆的东西,便也拿个小兜子,揽在手上嘻嘻哈哈逗弄彼此,交换吃着。
  段鸮来时,他俩叫了声他,当下,男人便在衙门门前停下来,和这两个小衙役说了两句,又看了眼这不知从何处得来的炒黄豆。
  “你们手上这炒黄豆是哪来的?”
  段鸮低头问道。
  “嘿,段爷,咱们告诉了你,你可千万别和旁人讲。”
  赵福子笑嘻嘻地拱手求饶道。
  “行,你们倒是说说看。”
  这两日也和他们处的颇为熟络,段鸮也笑笑。
  “这是我和元朗那日上山时白捡的,就那天凶案发生前的两天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