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那不知羞爱装嫩的王妃_作者:盛世清歌(186)

2019-10-24 盛世清歌

    苏锦挑了挑眉,于珍回京之后,景王府一片祥和的现象瞬间就被打破了,景王妃像是泄了洪的洪水一样崩盘了,直接大病一场。
    她以为景王妃又心死一回,要把之前未完成的和离大业提上日程,提起嫁给徐巍,也是有几分试探的心思,没想到薛妙妙竟然拒绝了,不仅是说徐巍不是她的后路,并且还明明白白的告诉她,她不会和离。
    苏锦知道薛妙妙这话没有骗她,而是认真的。
    “我能问一句为什么吗?”她挺好奇的。
    薛妙妙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实际上在她恢复记忆的瞬间,她拥有的是无限的痛苦和悲伤,或许正因为受到了太大的打击,她才把这十年给忘了,就当是黄粱梦一场,什么都不记得也是好的。
    但是要和离的心思,却是灭了。
    如果她没有失忆之后与景王的相处,她肯定是坚决的和离,因为没有什么可留恋的,景王并不在乎她这个景王妃。
    在她的夫君心里,义妹的存在比发妻和儿子女儿加一起的生命还要重要。
    可是当她失忆了,回到十六岁再与他在一起,不再用愤恨的眼光打量,而是全然陌生和好奇的状态去和他相处,她才察觉到他的内心。
    情感是骗不了人的。
    景王回忆起她的点点滴滴也不是假的,甚至直到现在,他还记得成亲前,他在路上捡到一个与兄长走散的哭唧唧的她,哪怕崴了脚也不愿骑马,只愿意默默地跟在他身后走,只因为她那日穿的绣鞋不够好看,骑上马就会露出鞋子,被他瞧了不好看。
    眼神也是骗不了人的,他看着她,从因为拗不过她耍赖,才去岑王府接她,到后面无需她说出来,他就知道她想要什么,所以她不介意再多给他一点耐心。
    “你可以问,但是我不告诉你。”薛妙妙直接把她的问题给挡了回去。
    “你这个要求太苛刻了,哪怕你能直接告诉我帮助于珍一起刺杀我的人是谁,我都不一定能帮你达成。毕竟我不是徐巍本人,更不可能让他娶你。”薛妙妙直接拒绝。
    苏锦挑挑眉头,似乎有些意外,不过很快又反应过来,有些意料之中的意味,她勾着唇轻笑开了。
    “王妃果然聪敏,要不是我知道你肯定查不到证据,我都要以为你已经知道了来龙去脉,竟然猜的这么准。”
    “这并不难猜,景王又不是蠢货,他把于珍当妹妹养着,完全是因为老王爷的遗命,老王爷还给她请封了郡主,但是景王却怕养出白眼狼来。因此于珍在景王府没有任何实权,从她开始就斗不过我就知晓了,整个王府听命与我,景王必定是一丁点都没有帮她,否则她不至于混得这么惨,毕竟她在王府里长大,跟王府的下人们感情更深厚,而我这个后来者王妃却能轻易打她的脸,这一点足以看出她有多无助,哪怕伏低做小都没用。”    对于苏锦的夸奖, 苏锦并没有放在心上, 也没有任何骄傲自满。
    也正是因为想通了这一点, 薛妙妙才会完全没有和离的心思。
    刺客一事,她死了两个感情极好的大丫鬟,之后景王把于珍送去了庵堂,虽说是不允许她再回京, 一副要老死不相往来的模样,但是当时薛妙妙完全情绪崩溃,她认为这是景王对于珍的一种保护,不让她有机会找人杀了于珍。
    之后她就彻底崩了,直接心死,只想着要和离,再也不愿意多想。
    她现在比当时要冷静许多, 也更公正许多,从多方面想一想, 就会察觉到不同之处。
    景王如果对于珍真的有别的心思,当初选王妃的时候, 就直接能想法子娶于珍为妻了,之后薛妙妙嫁进王府之后,更不会轻而易举的就把于珍给干翻,再也没有爬起来的机会。
    一桩桩一件件, 都表明了,景王对于珍完全没有私情,纯粹是碍于老王爷的遗命, 所以刺客事后,肯定还发生了其他薛妙妙不知道的事情。
    “于珍那么没出息,在王府里都翻不出浪来,就更别提王府外面了,她根本没能力找到刺客。那些刺客还是训练有素的死士,培养一个极其耗费金钱和精力,而且哪怕光有钱也得不到一个,还得有权势手下有人才。所以于珍背后必定有军师指点她,她也只是其中一环,让于珍在那个关键时刻,喊出胁迫的话,再故意放出我和两个孩子那边局势已经稳定的假象,逼得景王追着她的马车而去,调虎离山之计。然后再冲出更多的刺客来,即便是我和孩子们侥幸逃脱,也会在我们的心里埋下一根永远拔除不掉的刺,在生死攸关时刻,我的夫君竟然舍弃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