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代架空 > 大小姐每天都在寻死_作者:寒窗苦读(119)
粥棚前面排着的队伍很长,长得一下子,居然有些许看不到底,都快排到另外一条街去了。
“这人有这么多,可有不守规矩的?”
顾棠没有太靠近,说着话,询问着旁边被叫过来的,之前被她提拔的,依旧围着围裙的中年妇女,天气太过于寒冷,她呼出的气都在空中成了雾。
“回主子,”相比较上次,这名妇人因为没管好自己的嘴巴,许是被她家那口子说教后,有模有样地行了一礼,才开口说话,但是这一开口,还是显示出她爽利的性子,“您手底下的这些侍卫可真是一个顶俩,那些闹事儿的还没来得及煽动几句,就被抓起来,送到府衙去了。”
“这几日,灾民混进来不少浑水摸鱼的,长得一个个胖乎乎的,以为涂了点煤灰,就可以瞒得过我的眼睛…哎呦,瞧我这嘴,就是管不住……”
妇人说着说着,看到茉莉姑娘瞪过来的眼神,声音越说约轻,默默地住了嘴。
顾棠这些日子过得舒心,脾气也好上了许多,看看周围还算整洁的街道和自家那排得老长的队伍,和颜悦色地说道:“这些日子,你多照看些,别让人钻了什么空子,米用完了,尽管上报,还有,会有大夫过来,你……”
“是。”
妇人点点头,认真记下顾棠说的每一句话,务必要把主子吩咐下来的事情,做得漂漂亮亮。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顾棠决定做一件事情,是一定会做到底,比如坚持了这么多年的施粥棚,又比如把林瑾拐到手,再比如,在帮助静书县主的事情上,不看看别的,就关是看静书县主付出的东西,就值得顾棠出手帮一帮。
而眼下这个做善事的好事儿,可不能够放过,正好拉着静书一起。
顾棠早早就传了口信过去,让静书也紧着,开始了她的赈灾步伐,就搭在顾家这个粥棚隔一条街的地方,学着顾棠这边,也是安排了侍卫在旁边盯着,几天下来,就井井有条的。
可不止这些,和顾棠不想张扬不同,静书县主可不仅仅是自己做,还拉了不少同好,闺中密友,然后你拉我,我拉她的,不知不觉间,就拉了一大帮子的人,也幸好静书县主能力还算不错,这么有模有样地组建了一个团队,也管理得得心应手,声势浩大地开始了引人注目的赈灾活动。
这个组织,一点点扩大,辐射到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吸引到了上头的注意。
而耀明帝看到这些贵族子弟们没有闹什么幺蛾子,尤其是对出面牵线搭桥的静书县主,心底很是满意,在朝堂上还稍微提及,口气里透露着赞许的口吻。
本来只是凑个热闹,参与进来,随便玩玩的纨绔子弟突然发现,那天,他们又一次凌晨从烟花柳巷里喝得酩酊大醉,偷偷回到家里被父母发现后,不仅没有挨批,还被笑脸相迎,这反常的样子,他们吓了一大跳,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
一打听,才知道是他们随手投了点钱,小打小闹的那个赈灾组织居然被陛下当一个典型,顺嘴提了一句,家里人才会这么一反常态。
当纨绔的,这么多年被家里人念叨着,在外人眼里,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存在,现在猛然之间,大家对他的态度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既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又让他们头脑一热,反正口袋里有钱,就又大手笔的投入资金,让总揽大局的静书县主也是十分的意外。
有了充足的资金,静书县主是放开了手脚,全身心的投入到这赈灾的事情中,时间一久,看着那些得到帮助人对着她的感激,看着他们本来麻木的脸上重新绽放希望,静书县主好像明白,她做得事情,是有意义的。
本来是怀抱着别有目的静书县主也真正开始把这件事情放在心头上,她也好像懂得了,为什么,云安郡主,会默默地做这些事情。
云安郡主:不,你想多了。
这连陛下口赞同,其他人自然也是跟着上面的方向,在这里搭了不少的施粥棚子,表明自己也是个爱国爱民的,至于他们的目的,也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再加上耀明帝很快颁布了救助的指令,派往官员,前去山河省赈灾,安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