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夫妇日常_作者:画江(108)

2019-11-03 画江

    韩彦笑着答道:“獾子寨,三味书屋。”
    谭先生显然来了兴趣,又问道:“何为‘三味’?”
    韩彦不卑不亢,拱手应道:“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此为‘三味’。”
    谭老先生十分吃惊,讶然问道:“难道不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吗?”
    他当时也觉得诧异,学堂是用来读书进学、锐意科举仕途的,不是应该饱读诗书百家好跻身官场吗?怎么还和吃穿也扯上了关系,而且还是布衣蔬食的?
    读书这么风雅的事情,被韩彦这么一解释,倒是变得俗气起来。
    谁知韩彦却不卑不亢地答道:“民以食为天,《管子·牧民》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君以民为贵,《孟子·尽心下》有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既如此,我等为人师者,教育学生,自当贵民贵食。”
    谭老先生当时一愣,笑着摇了摇头,虽然一脸的不以为然,却还是真心赞叹道:“此论虽与时论不合,却也新警有理。真是后生可畏啊!”
    柳掌柜明白谭老先生的意思,当下倡导“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个个都一门心思地钻研经学,希图一朝鱼跃龙门,恩荣加身,彻底摆脱如今的困窘。
    谁会跟韩彦似的,傻兮兮地讲什么民生?
    可柳掌柜却觉得,韩彦傻得可敬。
    想起往事,柳掌柜一时有些恍惚。
    待回神定睛再看向韩彦时,客套之余,便又多了一份真心的钦佩和叹服。
    韩彦自是不知柳掌柜这番心绪拨动,笑着应了声“好”,便走到柜台前,就着柳掌柜先前记账的笔墨,在小二递来的纸张上唰唰唰写了一大列书目。
    饶是柳掌柜是开书店的,这会儿看了这一大长列的史籍书目,也很是惊讶不已。    “先就记下这些吧。”韩彦笑道,“等回头想起来,再来麻烦柳掌柜。”
    “不敢不敢。”柳掌柜连连拱手笑道,转身到柜台后去结算。
    未及拨动算盘,倒是先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帖子来,双手递给韩彦,笑道:“这是谭老先生嘱托小店转交给韩先生的帖子。
    原本是要派人去獾子寨给韩先生送去的,可巧您今日就来了,可见是缘分!”
    缘分不缘分且不说,谭老先生怎么会想到给他下帖子的?
    他们不过是在一个月前有过几句简短的交谈而已,而且当时谭老先生对于他于“三味”的解读,显然并不是那么赞同。
    韩彦诧异扬眉,接过帖子,打开一看,是邀请他参加六月初九的文会的。
    “珍珠梅雅集?”韩彦眉头微蹙,面露疑惑。
    柳掌柜立刻笑着解释道:“谭老先生的家中有一处园子,因遍植珍珠梅而取名为珍珠梅苑。
    “每年六月珍珠梅绽放时,谭老先生都会在那里举办文会,邀请远近的读书人参加,赏梅饮酒、吟诗作赋。
    “这可是咱们秀水河子镇一年一度的文坛盛会,就是在县府都小有名气呢!
    “去年,县中的林举人还特地应邀前来,在雅集上分享了他乡试的经验呢!这可是十分难得!”
    柳掌柜说着,一脸的激动神往。
    要不是他这辈子做了商户,无意也无能科举,他说什么都要挤破脑袋进雅集,跟林举人好好地学习讨教呢!
    “去吧,去吧!”柳掌柜见韩彦脸上并不见多少热切,立刻热心地劝说道,“虽然参加雅集的人才学参差不齐的,但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嘛,总会遇上可以讨教的对象的。
    “别的不说,就谭老先生那半生积累的丰富的县、府、院三试的应考经验,就十分难得可贵呢!”
    谭老先生拼搏半生,才考了个秀才的功名,这其中的应考经验不可谓不丰富。
    有前人指路,这道途中就能少走不少弯路,通畅许多呢!
    见韩彦不为所动,柳掌柜继续游说道:“你好好地想一想,难不成你就甘心在獾子寨做一辈子的教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