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彦给了舒予一个放心的眼神,温声笑道:“别担心。接下来的日子里,你就尽管安安心心地等着做你的新娘子吧!”
舒予面色一红,瞪了韩彦一眼,冷哼一声,小声道:“哼,到时候我愿不愿意嫁还不一定呢!”
别说得那么笃定,好似她一心盼着嫁给他似的。
要不是他怕被人“半路截胡”,擅自决定提前婚期,她正乐得做自己潇洒自在的“娘家的女儿”,而不是束手束脚的“婆家的媳妇”呢!
说罢,舒予腰身一扭,蹬蹬蹬地回了屋子。
韩彦对着舒予的背影,忍不住呵呵傻笑。
这样娇嗔宜人的舒予,更加让人心里软软的,忍不住想要给她更多的怜爱和宠溺。
……
没过两天,张猎户就接到了白起的来信。
虽然说韩彦早有交代,但是事关舒予,白起还是忍不住将东家的那位本家后辈仔细地打听了一番。
人倒是真的踏实勤劳,这些年来也挣下了不少家业,可是上头却有一个花心又滥情的父亲,听说家里的姨娘如今已经有了三个,这还不算通房,以及被其父染指过的丫鬟……
出于对韩彦的承诺,白起在信中并没有说那人好或是不好,只讲了其父花心又滥情这一件事情。
饶是如此,也够张猎户生气暴怒的了。
听舒予念完信,张猎户立刻一巴掌甩在桌子上,跟妻子抱怨道:“这样的人家,咱们闺女才不能嫁过去受苦哩!”
舒予连连点头,浇油拱火:“爹说得对!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样的家风,能教养出什么专情有责任感的人来?
事已至此,这门亲事自然是只能作罢。 张李氏止不住地庆幸又后怕。
幸亏当初她听了闺女的话,找白起打听了一嘴。否则亲手把闺女推进火坑,她这一辈子良心也难安啊。
当天,张李氏就找到了韩母,很是委婉地和她说道:“那样殷实富贵的人家,门不当户不对的,还是算了吧。”
韩母连忙劝道:“家境那只是一方面,关键还是看孩子。别的不说,就单说霞丫头那门亲事,我们家和王家也‘不登对’啊。
“你听我的,舒予近年来越发地出众了,配王家那小子绰绰有余!
“再说了,同样冠着一个王姓,又是年节时有来往的本家,那户人家肯定不敢开罪霞丫头的叔父。等舒予嫁了过去,有霞丫头的叔父帮忙撑腰,断断不会叫她受半点委屈的。
“而且同是王家妇,舒予嫁过去之后还能和霞丫头还作个伴儿。遇事有商有量的,没事儿也能坐在一处说说话儿,这多好呀!
……”
可惜张李氏打定了主意,不论韩母怎么劝说,都只一口咬定自家配不上人家,委婉又坚决地拒绝了这门亲事。
韩母劝说许久无果,只得无奈放弃。
事后和丈夫韩勇感叹道:“原本是想着那户人家家境殷实,孩子也是个踏实肯干的,给舒予说成这一门好亲事,将来咱们霞丫头在王家也能有个知根知底的伴儿,没想到……唉……”
韩勇不以为然,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强扭的瓜不甜。到时候万一两边出了点罅隙,左右为难的还是你这个媒人。只怕非但帮不上霞丫头,说不定还带累了她。”
韩母一听这话,低头想了一会儿,遂抛开不再提这件事情了。
等到韩霞和王行来韩家送年礼时,问起这件事情,韩母一一说了。
韩霞闻言十分惋惜,小声嘟囔道:“唉,原本是想着我嫁的不错,也帮衬着给舒予姐寻一门好亲事的。而且我们俩本就处得好,要是再都嫁去了王家,一个大家族里,互相之间也有个照应呢……
“不过,既然张婶子不同意,那还是算了吧。”
如今成了亲,知道为人媳妇的种种不易,她也不愿意再去勉强舒予。
……
韩彦得知这个消息,自然是喜不自胜,自此愈发地忙碌起来,以期尽早准备完善,好将舒予风风光光地娶进家门,免得再被不知道打哪里来的“有心人”给“半路截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