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韩彦把这个消息告知张家三口,他们都齐齐地松了口气。
虽然对此早有预料,但是能得到小望之明确的肯定,大家心里就更踏实了。
既然亲事已经确定了下来,面对好奇打探谭教谕等人来访目的的寨中人时,张家三口和韩彦也就没有瞒着大家。
于是第二天,整个獾子寨的人都知道了,韩彦向舒予提亲了,而且还请了县儒学的教谕谭大人保媒!
一时整个獾子寨都为之震动。
韩彦娶妻这没有什么稀奇的,舒予嫁人也不奇怪,关键是韩彦要娶的人是舒予,而舒予要嫁的人是韩彦。
这两个人一个是男人中的佼佼者,一个是姑娘中的魁首,结合在一起也是正常,可关键是韩彦之前曾经投宿张家,而且一住就是大半年。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不过,一想到保媒的是县儒学的教谕谭大人,大家也只能在心里暗暗猜想两句罢了,并没有人把这个话说到明面上来。
有那张家或是韩彦关系亲近的,譬如韩勇和白起,赶在年前就上门道贺,礼物多少不说,主要是这份心意。
关系稍远些的,见了面也免不了说一声“恭喜”。
韩彦整日里喜气洋洋的,见谁都是未语先笑,格外地精神抖擞。
这个新年,不论是张家三口,还是韩彦甥舅俩,都过得十分的舒心畅快。
就是年三十守岁,韩彦和小望之甥舅两人守着空落落的屋子,想着明年再过年的时候就有舒予在屋子里忙前忙后、笑语欢声的,顿时觉得眼前的空阔寂寥也不那么难捱了。
正月里走亲访友,谈论的最多的话题便是韩彦和舒予的这桩婚事,不论是眼红妒忌,还是真心祝福,大家都不得不承认,韩彦和舒予二人确实算得上是天作之合。
因为獾子寨的任何一个小子或是姑娘,都配不上他们了。
面对众人的询问、打趣或是祝福,韩彦坦荡大方,满面的春风得意无时无刻不再表露着他对于这门亲事的满意和向往。
舒予被人问得多了,也早没了最初的难为情,虽然大多数时候只是抿唇笑而不语,然而神情却落落大方、端静自持。
就是韩霞回娘家走亲戚时,特地跑到张家来打趣舒予,舒予也不过是笑着说了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并不见多少窘迫。
惹得韩霞嘟嘴说着“没劲儿”。
她原本还以为能挖掘出一些八卦秘闻呢!
原来不过是跟她与王行差不多,到了成亲的年纪,恰好遇到了合适的人罢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好的,成亲过日子嘛,可不就是讲求一个“恰好合适”! 热闹欢欣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眨眼间便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
一大早的,韩彦就来邀请张家三口,主要是舒予,晚上一起到秀水河子镇去赏花灯。
谁知舒予却拿着两张请帖,笑道:“谭大人和谭小姐邀请我们到康平县城去赏灯,爹娘与小望之都跟着一起去,客栈他们都已经安排好了。”
姑娘家的心思到底细腻一些,想趁着良辰佳时,让舒予和韩彦二人上街观灯,以增进感情。
韩彦一想,正好他最近也打算找机会去康平县城,和谭教谕这个媒人商量之后成亲的事项,闻言便笑道:“那我和小望之回去准备准备,咱们上晌就出发。”
正月里天黑得早,到了康平县城还要落脚休整一番,去谭府拜访答谢,下晌再赶路过去只怕是来不及了。
双方便分头行事。
等白起奉父命,上门邀请众人晚上一起去秀水河子镇赏花灯时,张家三口和韩彦甥舅俩已经套好了车马,准备出发前往康平县城了。
得闻他们是受谭教谕的邀请,一起去康平县城赏花灯的,白起就没有好意思再开口邀请,只说自己是闲来无事,特地来找韩彦请教学问的。
“既然韩大哥还有事要忙,那就日后再说吧。”白起收起心底的失望,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