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二月初一,学堂复课,孩子们早早地去报名,闲聊的时候无意间提到了这件事情,韩彦这才惊愕得闻,十分生气。
事情已经过去好多天了,他自然不可能再去把那些孩子拉过来训诫一番。
然而不教育教育他们,韩彦又觉得对不起舒予待小望之的一片赤诚关爱,也担心之后还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让舒予徒增烦扰,让小望之和舒予生了嫌隙。
有道是“三人成虎”,流言的威力不可小觑。
所以登陆完名册之后,韩彦让孩子们端坐在座位上,跟他们讲起历朝历代有如孟阳女一样的慈爱后母的故事来。
孩子们都不傻,知道韩彦这是在借机告诫大家,不许因为舒予嫁给了他,就在背地里议论什么“狠心后娘”的话,恶化人家母子之间的关系。
至于上回参与“吓唬”小望之的几个孩子,想到上次事后张诚转述舒予劝诫他的话语,知道韩彦这是在变相地特地敲打训导他们呢,一个个地都羞红了脸,垂首不语。
等到孩子们各自散去,韩彦少不得又对小望之耳提面命地训导一番。
大意便是舒予为人如何、待他怎样,他难道不会自己听、自己看、自己判断吗?怎么能因为别人的一两句闲话就把舒予对他的关爱全都抹煞了之类的。
小望之乖乖地垂首听训,心里却在想,一样的话,还是姑姑说的好听,能劝到人的心里去。爹爹就只知道板着脸训斥他。
好想姑姑赶紧嫁给爹爹,给他当后娘啊……
这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在舒予和韩彦的合力训导之下,很快便消弭于无行了。非但没有让小望之和舒予生出嫌隙来,反而让他愈发地亲近和信赖舒予了。
至于寨子里的大人们,被自家孩子回去一说,一个个的再逗弄小望之时,也知道把握好分寸了,不该开的玩笑一个字也不多说。
毕竟,韩彦和舒予,如今哪一个他们都开罪不起了。
韩彦对此乐见其成。 二月二,龙抬头。
家家户户吃炒豆。
吃完炒豆,韩彦便骑着大黑去了秀水河子镇,送别王耀祖。
二月初三,王耀祖就要启程前往京城,和余掌柜,或者说是庄贤,正式洽谈合伙开通京城和辽东府通讯往来的事情。
在王耀祖出发之前,韩彦想要将合作的细节再捋一捋,敲定其中一些悬而未决的细节问题,顺便也请王耀祖代他往京城送一封信给余掌柜。
当然,信是写给庄贤看的,余掌柜不过是名义上的收信人而已。
需要告知不怕别人察看的事情,譬如他和舒予的婚事,韩彦一一在信中写明,相信庄贤肯定会转述给父亲知道的。
毕竟,这是他和王耀祖初次商谈,对方为人如何也不全然透彻了解,家信还是暂时不要请他帮忙递送了吧。
两人这一谈,就谈到了,日暮时分。
临别之际,韩彦拱手笑着祝愿道:“明日獾子寨春猎,在下不便缺席,明日那便不来为王爷送行了。在此提前祝愿王爷一路顺风、心愿达成!”
王耀祖哈哈大笑,抱拳回礼道:“借你吉言!那我在这里也先祝愿韩先生早日抱得美人归!”
韩彦和舒予的婚期是九月十六,这是早就定好了的,王耀祖也早就知情,此时这么说,多半是在调侃韩彦,这恰恰说明了他与韩彦的不见外。
白起在一旁听了,不由地暗自感慨。
这才过去多久啊,满打满算也不过才仅一年有余,韩彦竟然已经和有水河子镇,甚至康平县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商场巨擘、文坛大佬、县府高官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获得他们的提携和信赖。
这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等韩彦踏着一路星光,赶回獾子寨时,寨中一片幽暗祥和,人们早都已经进入了梦乡。
唯有张家小院里,依旧燃着灯,那一豆微弱却温暖的灯光,在幽暗的丛林里忽隐忽现,给远晚归的人以道路的指引、心灵的慰藉。
前世今生,两辈子加在一起,韩彦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家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