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予姐姐可是九月就要出嫁了呢!”冯春抱着舒予的胳膊,不让她逃,笑道,“这可是咱们当中最早出嫁的呢!”
“这有什么?”妆面上了一大半的谭馨也来凑热闹,“关键是舒予嫁了一个志趣相投的相公,两人夫唱妇随,都在三味书屋做夫子呢!”
语气间满满的艳羡。
男主外、女主内,这是流传千古的老规矩。
别看她们这会儿笑闹随心、自由自在的,一旦成了亲,还不是要困守内宅,安心相夫教子。
哪里能如舒予一般自在随心。
冯春等人闻言,俱是艳羡不已。
尤其是徐卉,年后就要嫁到府城了,对方是书香世家,礼仪规矩最是繁琐,到时候再想要出来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不过,徐卉性子喜静,在内宅相夫教子,对她来说倒也不算是煎熬,否则当初她就不会点头答应这门亲事了。
舒予本来一想到还有一个月余自己就要出嫁,心里正焦虑伤感着呢,听谭馨这么一说,不由地豁然开朗。
对啊,穿越来到这个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能够遇到韩彦这样通达体贴的夫婿,不拿婚姻拘禁她,再是她的幸运,还有什么好焦虑担心的呢。
“馨娘还说我。”舒予眉间舒展,不甘示弱地回击道,“你和叶公子二人喜好诗书,将来成亲后红袖添香夜读书,不知道要羡煞多少人呢!”
说着,便给冯春三人使眼色。
谭馨才是今日的主角,她可不好喧宾夺主。
冯春三人会意,便一起来闹谭馨。
几人说说笑笑,直到外面有丫鬟前来回禀说叶家人来了,几人这才收手,将妆扮一新、姿容靓丽拥至正院。
谭夫人看着温柔端庄、姿容秀丽的女儿,一时又是欣慰又是不舍,拉着她的手,自去里间谆谆叮嘱。
孟氏扫视一圈,不见女儿刘芳菱,眉头登时就皱了起来。
这个关键露脸的时候,这丫头怎么就不知道跟在谭馨身边呢!
真是白白浪费她厚着脸皮求来的机会了! 孟氏想得明白,她虽然想给刘芳菱在京城说一门好亲事,让她不必受这穷乡僻壤之苦,然而刘县令这种微末官身在大关贵胄满地走的京城根本就排不上号,想要说个好人家很不容易。
更别提刘芳菱还是庶女,到了京城当家做主的就是正室太太,由着她去安排,“眼中钉”“肉中刺”的刘芳菱能落得什么好亲事?
所以眼下最好的法子便是在刘县令任地,凭借官势寻一个年轻有才华又家底殷实的女婿,到时候再让刘县令从旁帮扶。
多的不说,将来考个举人,获得一官半职的,刘芳菱能做个正经的官太太,她这个做母亲的便放心了。
譬如谭夫人还不是因为当初押对了宝,嫁了谭教谕,如今才能在康平县过得这般风光体面!
谭教谕交游广阔,又因为职位的原因认得不少青年才俊,眼下谭馨小定礼,但凡是方便的都来了,正是刘芳菱露脸的好机会。
只要她好好地陪在谭馨身边,那些观礼的人定然能将她的好看在眼里,还愁说不着一门亲事吗?
可是偏偏眼下正关键的时候,她竟然跟自己玩失踪!
孟氏又急又气,捂着心口直皱眉头,目光扫过在场诸人,最后定在了舒予的身上。
方才刘芳菱正是和舒予一起离开的,她现在在何处,舒予应该最是清楚。
趁着小定礼尚未正式开始,双方还在寒暄,孟氏悄悄给身边的丫鬟使了个眼色。
丫鬟会意,悄悄挪步到舒予身边,趁着众人不备,低声道:“张姑娘,我家夫人有请。”
孟氏是刘县令的宠妾,她身边的大丫鬟,舒予还是认得的。
只是自己和孟氏向来没有什么交往,甚至因为刘县令想招韩彦做女婿的事情,孟氏和刘芳菱母女还一直觉得韩彦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连带着看她也不顺眼。
不知道孟氏这个时候找自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