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夫妇日常_作者:画江(605)

2019-11-03 画江

    刘芳菱闻言,眼底的微光一点一点地寂灭,到最后,连那丝愤怒都没有了。
    这就是她的生身母亲呵,这就是她托付一生的丈夫!
    ……
    几日后,刘芳菱一根白绫,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因为镇国公的举荐而留在京城附近的县中任职的刘县令,得闻噩耗,当即又惊又痛,直接瘫倒在地,痛呼“我儿”。
    刘孟氏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哭着喊着带人打上门去,要替枉死的女儿讨回一个公道。
    刘芳菱的夫家自然不肯背锅,与刘孟氏互相扯皮,一时闹得是沸沸扬扬。
    对于这桩因为刘孟氏和刘芳菱的夫家联手逼迫刘芳菱攀扯韩家以求富贵荣华而惹来的悲剧,韩家上下毫不知情,也无暇理会。
    拖了近一个月,元嘉帝终于耗尽最后一丝生机,于七月初三,驾崩了。
    饶是早有准备,然而朝野上下还震动不安,乱成一团。    深夜,深宫,灯火通明。
    前来哭丧的朝臣命妇们早已离去,只有元嘉帝驾崩之前钦点的辅政大臣孙长玉和韩彦,并几位重臣守在殿中。
    因为边事,镇国公早在小望之顺利登基之后,就立刻策马赶回了辽东——对于眼下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大周来说,实在是经不起脱欢回过神来之后的偷袭和报复。
    兴庆宫中一片素缟,中间的梓木棺椁彰显着棺中之人的身份,肃穆庄严。
    康平帝刘劭(小望之),神情木木呆呆地跪在火盆前,机械地燃了火纸,看着那威严又沉闷的梓木棺椁,听着孙长玉与韩彦等人低声商议朝政,突然间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地陌生,他像是个局外人一般,静静呆呆地看着周身的一切。
    什么都在想,却又什么都没有想。
    过早的聪慧和幼年的遭遇以及肩头的责任,让年仅七岁的他明白,阴阳两隔的意义。
    他对元嘉帝没有什么父子之间的孺慕之情,但是却对于“父亲”有着本能的渴望。直到此刻,他心里依旧木木沉沉的,似乎悲痛,又似乎什么都没有。
    “圣上,圣上……”
    韩彦轻声的呼唤,如一支牵引之歌,将神思飘到九霄云外的康平帝渐渐唤醒。
    年幼的康平帝闻言看了过去,神情木木呆呆,动了动唇,下意识地要喊“爹爹”。
    然而,话未出口,舌尖先打了个转儿。
    “舅父……”康平帝脸上的迷茫尚未散尽,但是却已经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恢复了一个执掌天下的帝王该有的仪态。
    韩彦看着这样的康平帝,又欣慰,又心疼——欣慰的是他们这些日子以来的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心疼的是小小的孩子,却不得不承担起与年龄不相符的责任。
    “圣上,大行皇帝的谥号,臣等提议了几个,还请圣上定夺。”因着心中的疼惜,韩彦的声音不自觉地放软了许多。
    “哦。”康平帝渐渐地回过神来,起身随韩彦到书案前。
    孙长玉躬身将手里的草纸奉上,恭敬道:“恭请陛下圣裁。”
    康平帝点点头,故作老成地回道:“爱卿辛苦了。”
    元嘉帝这一生,除了宠爱赵贵妃,任由她迫害后妃皇嗣之后,倒也没有别的什么过错,大周在他的勤勉治理之下,虽然没有走向鼎盛,但是也没有走下坡路。
    无功无过。
    康平帝早就得了韩彦的指点,认真地比对了几个谥号之后,徐徐开口道:“父皇一生勤勉政事,行事怀柔,那就‘平’字吧。诸卿以为如何?”
    “圣上圣明!”孙长玉等人对于康平帝的选择俱是十分赞同,躬身称赞。
    康平帝点点头,脸上难掩哀痛:“朕痛失慈父,心中悲痛;又年幼,许多事情思虑不周,还请诸卿献言献策、同心协力,办好父皇的丧失……”
    “臣等定然竭忠尽智、鞠躬尽瘁!”孙长玉率领众臣,长揖到底,表达忠心。
    兴庆宫中,君臣哀痛安排葬礼;慈安宫中,太皇太后与王太后正在为以后筹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