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和张李氏亲家相见,少不得又是一番契阔。
孟氏极谙熟应酬交往知道,怕张李氏与小平安不自在,话题便只在舒予腹中的孩儿身上打转儿,与张李氏倒也相谈甚欢。
再加上有韩恪、韩芸兄妹俩与小平安逗趣,气氛倒也算得上是融洽。
戚氏则忙着到大厨房安排饭食去了。
等孟氏与张李氏茶过一巡,韩迁父子三人便先后回府了,自然又少不得与张猎户客套礼让一番。
不多时,戚氏便着人来传饭了。
摆饭时,男女分作两席,中间一道屏风隔开,饮酒欢谈,宾主尽欢而散。
等回到了清风院,舒予向韩彦问起康平帝赐予他太傅府一事。
韩彦笑道:“你我都不是那等喜欢束缚之人,我也不想咱们的孩子将来有一个跟我一样枯燥乏味的童年,所以开府另住,是最好的选择。
“可是按照韩家祖训,若无意外,是要等父母故去之后,嫡枝才能分家的。圣上御赐太傅府,也算是给了咱们一个提前分家的理由。
“不过,眼下你正怀着身孕,贸然分府另住只怕会对胎儿不好。所以,最快,咱们也得等孩子百日,或者是周岁之后才能搬家……” 舒予闻言很是感动,她没有想到韩彦嘴上从来不说,但是私下里计划得这么周详,心中又暖又激动,一头扎进韩彦的怀里,搂着他的腰,柔声笑道:“什么时候搬家都无所谓……我要的是和你在一起!”
韩彦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韩彦满肚子的话顿时都被舒予这突如其来的拥抱和表白给冲散了,双臂收紧回抱住她,低声郑重笑应道:“好!我答应你,今生今世,永不分离!”
若是有可能的话,他希望来生来世、生生世世,都能有幸遇到怀里的人,和她结成夫妻,相守相伴。
夫妻二人缠绵了好一会儿,这才依依不舍地分开。
等到腊八那日,宫里赐了腊八粥。
这是惯例,本没有什么好惊讶的。
然而让京城中人没有想到的是,康平帝不仅按照惯例给近臣、宗室赐了腊八粥,竟然还给百花巷张宅御赐了一份。
人们惊讶过后,便纷纷感慨康平帝念旧情、知恩图报。
百花巷张宅,那可是曾经救助过年幼的康平帝的人!
当然,也是韩彦的岳家。
孙府外书房内,须发花白的孙长玉穿着家常的厚夹袄,坐在太师椅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搅弄着碗中御赐的八宝粥,一点胃口都没有,神情沉沉。
底下,坐着他已经当事的儿孙和幕僚。
孙长玉不开口说话,其他人也敢贸然开口,外书房的气氛十分凝重。
“祖父!祖父……”伴随着一阵清脆而急促的呼声,一身粉色裙袄的孙畅音皱眉嘟嘴地推门奔了进来。
孙畅音的父亲,孙府的大老爷孙秉直立刻起身肃眉呵斥道:“没规矩!没看到你祖父和大家在议事的吗?谁让你闯进来的?你母亲呢?怎么能纵容你如此放肆?”
一叠声的质问,听得孙畅音的眉头皱得更紧、嘴巴撅得更高了。
“父亲每次就只会不问情由地呵斥我。”孙畅音抿紧嘴巴,一脸委屈地看向孙长玉,绵声恳请道,“祖父,音儿是真的有急事要请您定夺,不是瞎胡闹!”
孙畅音是家中的嫡幼女,自幼颇得众人宠爱,在一众孙女中,也就她能够得到孙长玉的几分看顾与爱护——当然,与孙子们还是没法比的,也因此而养出了几分骄纵的小性子,所以今日才会在一时情急之下,做出这等失仪之事。
孙秉直生怕父亲会心生不悦惩处幼女,眼见着幼女坚持不让,不待孙长玉回答,他便赶紧要再次开口呵斥孙畅音离开,免得她一会儿受责罚。
——老爷子这会儿正为了康平帝给百花巷张宅赏赐腊八粥的事情而忧闷担心呢。
孙长玉抬手制止了孙秉直还未来得及说出口的呵斥,开口道:“这件事情就先议到这里吧。天子重情,于咱们来说,也未必就是祸事,端看咱们如何引导、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