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夫人看着一脸失望的孙畅音,不由地暗自庆幸,小女儿打小就被自己娇惯得天真烂漫、不谙世事,否则她若是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还不知道得多伤心难过呢。
被亲人算计,那痛苦会比敌人给予的更加致命。
孙畅音自孙家无功而返,郁郁不乐了很长一段时间。
直到接到周丘从鹞子岭寄来的家书,说他一切都好,并询问她和儿子是否安好时,孙畅音才蓦地自伤心难过中清醒过来。
对啊,她只记得自己难过了,怎么忘了儿子同样离开了父亲,年幼的他更需要自己的关爱与呵护呢?
为母则刚,想明白之后的孙畅音,专心照顾起了儿子,事事亲力亲为,一心要把他培养成像他父亲一般文采风流、襟怀磊落之人。
既然她无法到鹞子岭去陪伴周丘,那就专心替他照顾好家里,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能够专心一致地对付谢之仪,免得因为记挂家里而分心,被谢之仪算计了去。
孙畅音把自己的这种心思写在信里,寄到了鹞子岭。
周丘接到信件之后苦笑不得,心里却因为孙畅音的理解和支持而暖洋洋、甜滋滋的。 为免孙畅音在京城无谓地担心,周丘特地在回信中摆明了自己的立场——一心做事、不问争权。
至于会不会因此而被孙长玉知道……
呵,孙长玉都特地派人监视着他了,还会不明白他的选择吗?
而此时的孙府外书房,得到幕僚秘报的孙长玉大发雷霆。
“呵!这真是打虎不成,倒引来一头狼!白眼狼!”孙长玉将茶盏重重地砸在地上,眉毛倒数,眼底怒火寒光闪闪。
便是自小陪侍在孙长玉身边自认为对他的脾气摸个八九不离十的也孙秉直,这会儿也吓得缩肩垂首,跟只鹌鹑似的不敢吭声。
他可是好久没有见过父亲发这么大的脾气了……
看来,谢之仪和周丘的先后背叛,严重打击到了这个历经三朝的宰辅。
面对孙长玉的滔天怒火,孙秉直这个嫡长子尚且如此,更别提是那些属官幕僚了。
众人敛气屏声,垂首听命,生怕在这个当口有所差池,惹得孙长玉不快,成了那被无辜殃及的池鱼。
孙长玉到底不是意气用事的年轻人,心中恼恨归闹恨,却也知道眼下不是抱怨生隙的时候,遂深吸一口气,吩咐长随老年:“打扫干净,给各位大人备些茶点吃食来。”
老年跟随孙长玉多年,自然知晓孙长玉这是要他回避,且要看紧门户的意思,立刻躬身应了,亲自打扫干净茶盏碎屑,又重新给在座的大人们添了茶,这才恭敬地退了出去。
屋内众人,知道孙长玉这是有要事要与他们彻夜长谈,遂个个都打足了精神,等候吩咐。
是夜,孙府外书房的灯火彻夜长明,直到黎明时分,眼看着到了上朝的时辰,众人这才各自散去。
韩府这里,舒予懒懒地躺在床上,睡眼惺忪地看着正在自己动手梳洗穿戴的韩彦,一面打着呵欠,一面叮嘱道:“你都得到了周丘‘不配合’的消息,只怕孙首辅那里也知道了。今日上朝,他少不得寻你的不痛快,你可得小心应对。”
韩彦束好发带,走到床边,倾身在舒予的额头亲吻一下,笑道:“你别担心,他孙首辅有哪一日不寻我麻烦的?只要我不屈服,继续帮扶圣上亲政,就绝没有和孙氏一党和平相处的可能。”
韩彦一脸的浑不在意。
舒予知晓韩彦一向是直面困难、不惧不怕的性子,并不会因为她的一句劝就改了性子,遂轻笑一声,低声叹道:“这些我都明白……我不过是担心你罢了。
“圣上如今年幼,立位不稳,便是有心,面对孙首辅这样树大根深之人,只怕也无能为力……你将了对方一军,如今不妨且再退一步,免得逼得狠了,免得对方狗急跳墙……”
舒予眉间难掩忧色。
韩彦爽然一笑,抬手轻柔地将舒予眉间的皱纹抚平,温声安抚道:“你放心,打一棒槌给个甜枣,这个道理,你夫君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