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夫妇日常_作者:画江(785)

2019-11-03 画江

    韩忻却已经懂事了,想到韩彦此番去的乃是战火纷乱的北境,小小的心中也不免担忧,却还记得安慰舒予:“母亲不要担心,父亲武功高强、智计非常,又有圣上亲卫一路随从护卫,不会有事的。”
    舒予一向知道韩忻比别的孩子都懂事早熟一些,所以自打韩彦离开之后,她就一直努力控制自己心里翻涌的情绪,生怕韩忻看到了会跟着担心,没有想到值此团圆除夕之夜,她到底还是没能控制住内心的思念和担忧,被韩忻看了出来。
    如今见小小的韩忻,仰头一本正经地安慰着她,话里满是担忧,舒予心里既觉得欣慰,又愈发酸楚了。
    仰头深吸一口气,将眼底的泪水憋回去,舒予抱着韩葭蹲下身来,抬手摸了摸韩忻的小脑袋,笑着温声安慰他道:“多谢忻儿,母亲心里明白着呢。所以,你不必担心母亲,更加不必为你父亲担忧。知道了吗?”
    说实话,舒予有时候都觉得韩忻不像是自己和韩彦的孩子,打出生起就斯文有礼的,谁见了都不禁感慨一句“真不愧是韩家的子孙”,紧接着便是一句调侃“跟他父亲的性子倒是天差地别”。
    别的不说,就单说这称呼,别人家三两岁的孩子都是“爹爹”“娘亲”地喊着撒娇,而韩忻却是自打会说话起,每每都恭敬又亲近地喊她和韩彦为“母亲”与“父亲”。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韩迁和孟氏这对祖父母的教导——他们夫妻两个大约是被韩彦少时的顽劣无状给吓怕了,所以自打韩忻一出生,便不时亲自教导,生怕韩彦再教出第二个“逆子”来,让他们临老还要跟着头疼,整日里担惊受怕的。
    韩忻听舒予这么说,便乖巧地点了点头,笑道:“我知道了,母亲。”
    舒予却觉得这其中安慰她的成分比较大,遂长吐一口气,振作精神,笑着提议道:“好啦,大年下的,咱们不要说这些不开心的事情了!听说你最近跟着祖父学了不少有关新年的诗词,你捡那记得的,背给母亲和妹妹听,权当是咱们庆贺新年了!”
    韩忻听了,连忙笑着说好。
    韩葭不知道母亲和兄长在说些什么,但是看见他们笑得开心,自己也高兴地笑了起来,口水一时控制不住,流了一嘴角。
    舒予见了,脸上的笑容深了,连忙拿帕子给她擦干净了。
    像这般懂事乖巧、天真烂漫的孩子,就该生活在太平盛世!
    为了这天下千千万万的孩子们,这场战争,也必须尽快取胜!
    母子三人,一路说说笑笑地去了院里的小书房。
    丫鬟婆子早就烧好了暖炉,在椅子上铺了厚厚的坐垫,又要去磨墨。
    “你们且下去休息吧,都早些去休息,明日入宫觐见,还有得你们早起忙碌呢!”舒予笑着劝止道。
    丫鬟婆子知道舒予性子温和宽厚,一向体贴下人,是以见状并不虚推,笑着屈膝应道:“多谢少夫人体恤。”
    又道:“外间有人值守,少夫人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
    舒予笑着点了点头。
    丫鬟婆子们便都陆续退了出去,放下了帐幔,关上了外间的门,免得夜风透了进去。
    不多时,书房里便传出琅琅的诵诗声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月正元日,康平五年迈步来了。    元日进宫朝贺,戚氏因为身体不适特地提前请免了,孟氏带着舒予进宫,同行的还有得到康平帝特别召见的小平安。
    至于韩忻和韩葭,则留在家里,托戚氏暂时代为照看。
    前殿由韩迁帮着康平帝打点。
    命妇们则依旧由淮安王妃主持。
    淮安王妃倒是想退一射之地,推举舒予这个开国以来第一个有封邑的夫人来主持宴席的——别人或许不清楚,她却看得很明白,康平帝是真心把舒予这个舅母当做母亲来孝敬呢!
    可是舒予却谦逊地推辞了,只说是宗亲尚在,如何能由臣妇专擅,这话若是传了出去,只怕会有损康平帝的圣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