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宗门外恭立的亲王、郡王,长信门外恭立的二品以上大臣,午门外恭立的三品以下文武群臣,按照次序来到太和殿前的广场上,齐刷刷地在品级山旁跪倒。
谢之仪手捧恭捧康平帝的亲政诏书,宣谕天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冲龄登大宝。辅臣孙长玉、朱琨、韩彦谨遵皇考平皇帝遗诏,辅佐政务,殚精效力……政在养民,敢虚天地生成之德。时当新政,恒念祖宗爱育之心。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宣诏毕,谢之仪跪伏行大拜礼,双手高捧诏书,率宗亲、群臣高呼“万岁”。
声势雄壮,动地惊天。
从今天起,康平帝将带领大周王朝,迈向新的辉煌。
康平县府衙后院,叶蓁站在廊下,抬头看着东天上那轮缓缓升起的硕大光明的朝日,目光幽幽,唇角微扬,双拳在心口交握,默默祈祷。
今天,是康平帝举行亲政大典的日子,她虽然不能亲临观礼难免遗憾,但仍然忍不住替康平帝高兴与激动。
她相信,那个给予她珍贵许诺的少年,一定会担负起肩头的重任,带着大周走向新的辉煌。
而她,也愿意在将来和他一起面对风雨,共创辉煌!
与叶泽铭和谭馨夫妇两人对康平帝的许诺保有疑虑不同,叶蓁坚定地相信康平帝会在两年后以及往后余生之中,完成当日对她的承诺。
这样的信任或许有年少的盲目轻狂,但谁又能否认,那也是两颗年少诚挚的心在互相吸引、靠近呢?
谭馨正好从屋里出来,转头看见女儿一脸激动郑重地看向京城的方向,双手紧握默默祈祷,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今天是康平帝举行亲政大典的日子,像叶泽铭这样不能离开任所的官员早就写好了贺表,派人快马加鞭地送去了京城,而且还会在今日遥拜京城以示朝贺。
所以谭馨一见叶蓁这模样,便明白女儿的心魂都已经被远在京城的康平帝勾走了。
这么一想,谭馨不由地后悔当初跟叶蓁坦白得太早,让她模模糊糊地对康平帝生出了不一样的心思。长此以往,万一到时候女儿情根深种,但康平帝却出尔反尔,可怎么办哟……
谭馨眉头紧锁,唯有叹息,暗自祷告康平帝是个信守诺言的君子,不会辜负了叶蓁的一片深情相待。 康平帝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成长得够快了,足以应付亲政后的各项政务,然而看着那堆积满案的奏章,他才无奈地发现,之前自己所处理的政务不过是九牛一毛——奏折在呈给他御览之前,孙长玉、韩彦等内阁学士都会事先过目,拟定草章,然后再由小安公公呈送给他御览朱批。
可是亲政之后,韩彦等人有意锻炼他自己斟酌政务、果下决断的能力,内阁诸位往往都是将奏章匆匆浏览一遍,标注出轻重缓急来,然后由他亲自拿定主意的。
两者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分别,但身处其中才会发现,要处理好每一项政务是多么费神费力的事情。
如此过了三五天,康平帝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憔悴起来。
舒予进宫探望他时,还以为他是生病了,吓了一大跳。
待问明缘由之后,舒予长吐一口气,想了想,遂笑道:“我给圣上说个故事吧。”
康平帝正被政务压得喘不过起来,闻言顿时精神一振,笑着催请道:“舅母要说什么故事?快快说来,我正好趁机松快一会儿!”
说着话,就赶紧将手里的笔搁到一旁,整个人舒适地瘫在椅子里,一副终于可以暂得轻松的模样。
舒予见康平帝那副可怜巴巴的着急像,又是好笑又是心疼,便也不再卖关子,笑道:“说是个故事,其实不如说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更恰当。
“圣上也是知道的,我出身乡野,从来都没有学过世家权贵的那些礼仪规矩,所以初入京城时,难免会觉得心中惴惴,总想着把什么都做得无可挑剔,十分害怕出错。
“当时为了管理好自己的小院子,我可是每天起早贪黑地下功夫,事事都要亲力亲为,身体疲累不说,心里更是焦虑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