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妾之女_作者:君子迁(34)

2019-11-07 君子迁

    “是他们家里的大公子。”

    三太太想了一下,笑道,“要说这个人我倒是听小姑姑说过。李夫人膝下只有几个姑娘,几位公子都是庶出。不过大公子从小养在嫡母名下,李夫人也是当做亲儿子一样养大的。如今十七八岁的年纪吧,已经中了秀才。”

    六部侍郎,正三品的官儿了。李侍郎如今也不过是四十出头年纪,已经坐到了这个位子上。再熬几年,尚书的位置也不是不能想一下的。这样的人家,李大公子念书又有出息,就算是庶出,也和嫡子没什么差别了。何必求娶阿珠?

    温氏有些想不通。

    三太太见她垂眸思索,叹道,“也就是大嫂子你了。”

    阿珠什么性子,府里头人谁都知道。就温氏进门这几年,也没见阿珠对嫡母有多孝敬。换了她是温氏,管她什么名声好不好呢,横竖是不会为了个对自己不那么敬重的庶女费心呢。

    温氏笑了笑,“不管是阿珎还是阿珠,嫁个好人家,对我又有什么不好呢?”

    她没进门的时候就知道,靖国公已经有了嫡女庶女。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姑娘们在闺阁里娇养,长大了后嫁出去,也都是家族的助力。

    “再者说了,女孩儿们一辈子的大事,做长辈的多打听多费心,总不好盲婚哑嫁的,等过了门再知道有什么不好的,岂不是误了”?

    “总之是嫂子你好心。”

    三太太答应回娘家去问问她的小姑姑,再好生打听一下李家大郎。

    温氏又郑重谢了她。

    小跨院里,五姑娘六姑娘不肯进去坐,只在海棠树下的石桌上坐了。

    风出过,海棠花瓣纷纷落下。

    六姑娘摇头晃脑地说道,“怪道人家写诗说海棠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呢。九妹妹这院儿里的两株树,真真是好看呢。”

    “这有什么?两棵树到底还是少了些。我就喜欢那大片大片的花树,一起开花的时候才好看呢。哎对了,清明就要到了,咱们求了老太太或是母亲带咱们去铁梨山吧?去年外公带我去过,,那山上的梨花每年开起来的时候,整个山头都好像被雪盖住了呢,正经好看。可惜我们去的晚了些,梨花都要开败了。今年咱们赶花期过去,肯定更好。还有那铁梨庵里专门有人养蜂酿蜜呢。”阿琇提议。

    初一连忙附和,“对对对,花蜜兑了水喝可甜啦。”

    五姑娘六姑娘平常出门也就是跟着三太太回娘家或是往几个交好人家里走动,长了这么大,还没有出过城。听阿琇和初一说了,都有些意动。

    五姑娘犹豫,“万一老太太不同意呢。”

    “所以咱们得求求呀。”

    四个孩子凑到一起,头挨着头,商量了一会儿,初一打头,阿琇和两个姐姐随后,一同去磨顾老太太了。

    顾老太太也是个爱玩爱动的,听阿琇一说,拍掌而笑,“铁梨庵我倒是去过几次,那个梨花蜜也喝过,确实不错。倒是没赶上过梨花开的时候,既你们愿意,那咱们就去看看?”

    铁梨山也不远,带着孩子们去玩玩,就当是踏青了。

    阿琇笑眯眯的,腻在顾老太太怀里,偷着朝后边的五姑娘六姑娘竖了个大拇指。    既然要去铁梨山踏青赏梨花,总不好就带着阿琇几个,顾老太太就着人去问了温氏二太太三太太,可巧这一阵子喜事多,不是这家嫁女就是那家娶妇,温氏妯娌三个各有应酬,都不得闲。顾老太太便命人提前去铁梨庵赁了个小院子,自己带着几个孙女和初一一起过去玩两天。

    “诶?这是要做什么?”靖国公回来后就看见阿琇和初一把丫鬟们指挥得团团转,十分的纳罕,“收拾这些个干嘛?”

    温氏揉着额头,“老太太说带他们去铁梨庵小住两日,这不是兴头的么?”

    这都收拾一个下午了。

    靖国公“哦”了一声,笑道:“这时节,铁梨山上景儿正好,去散淡散淡也好。哎对了正好,我刚给阿琇寻了一匹小马来。”

    阿琇因为看见霍青时时常骑马来府里念书,就也求着他给寻匹马来。靖国公想着,阿琇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的,学学骑马倒也没什么。京城里的贵女们,兴致来了还能凑在一起玩击鞠呢。他是个宠孩子的,寻摸了不少时候,才终于寻到了一匹红色的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