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醍醐_作者:山伏大宝(11)

2019-11-08 山伏大宝

    ————

    袁醍醐还没有让力役报上家门,她在赌。

    高文珺很仗义的陪着她,高文珺心想多半是袁醍醐初到长安,爱惜名声,不愿自曝。

    无妨,待到最后,自己上前跟中郎将好好说说,也能放了她俩离去。

    守在波斯食肆外的兵士匆匆来报:“禀报中郎将,御史中丞来了,此刻正在门外。”

    崔湃轻哂一声,今天是吹的什么风,新老冤家齐聚一堂。

    卢祁莞尔,是什么样的缘分能让谢五郎和崔九郎聚首?这热闹,看的值!

    卢祁起身,替崔湃做了主,“快快将御史中丞请进来。”

    御史台,御史中丞,正五品,亦着绯袍。

    今日休沐,一身卷云纹常服的谢五郎,步入肆中。

    面容清隽,风采高雅,只肖一人站着,好似望舒一般的仙人,让人情不自禁地欣赏。

    待谢五郎真正站在眼前,弘文馆的人又不敢再贬低一词。

    崔湃嗤笑,如玉的样子,温润了二十来年,忍得也是辛苦万分。

    老熟人互相寒暄之后,崔湃开口:“御史中丞现下前来,所为何事?”

    高门子弟的好榜样今天来趟什么浑水?

    谢五郎望着崔湃,平淡道:“为吾妹而来。”

    谢潺,陈郡谢氏的嫡子,族中排行老五,正是袁醍醐的亲亲五表哥。

    五哥果然来了,袁醍醐眉开眼笑,她赌赢了。    崔家九郎和谢氏五郎的不睦,真要算起来,可能要从名字算起。

    一个名“湃”,取水波相击之意,另一个名“潺”,喻义水流和缓。

    同样是水,追求的意境则完全相反。

    一个尚武,一个崇文。

    自幼年起始便是长安高门子弟不同阵营的两面旗帜,等两人及冠后出仕,这边崔湃才由圣人钦点成了南衙十六卫里最年轻的金吾卫中郎将,官运一片大好,那边谢潺就进了御史台。

    御史台,监督国家法令,弹劾百官,御吏品轶并不算高,选拔却很严格,一旦身居其位,迁转迅速,易登相位,一般官员远远不能相比,羡煞旁人。

    妹妹?

    陈郡谢氏到了谢潺这一辈,都是男丁,哪有什么妹妹。

    众人的目光落在袁醍醐身上,若是真要论起亲源,是还可以算一位。

    谢梵境的女儿,汝南袁氏的嫡女。

    高家贵女身旁这位婷婷而立的女郎,怕不就是前段时间从东都洛阳返回长安的大长公主外孙女?

    光环加身,本就明艳的少女更显耀眼,与众不同。

    卢祁想起她的强硬做派,难怪!

    崔湃目光深深,多了一丝道不明的探究。

    在众人眼中加了光环的袁醍醐自小就习惯了成为目光焦点,没有任何不适应。

    她走到谢潺身边,甜甜一声,“五哥哥。”

    谢潺点头,将她打量一遍,未见损伤,方才转首对崔湃说道:“听闻女社今日遭遇登徒子,所幸得遇中郎将解围,诚谢九郎。”

    谢潺明显已经知道了事情经过,这是有意忽略贵女斗殴,转移重点,将崔湃捧高,言下之意,中郎将的这份人情他认领。

    高明,卢祁领教了。

    眼下谢潺要带走自己的妹妹,身为金吾卫中郎将的崔湃也不好再挑刺什么参与斗殴。

    谢潺微笑道了告辞,崔湃开口:“五郎,且慢。”

    谢潺和袁醍醐站着,没有转身,笑容还挂在他脸上,丝毫未减。

    崔湃拍手,阿水捧着黑狐毛大氅呈到谢潺身前。

    长毛大氅之上一片泥点点,让人惋惜暴殄天物。

    袁醍醐和高文珺互看一眼,心中凉凉,不好的预感。

    谢潺不知缘由,半侧过脸来。

    崔湃语调平常慢道:“于闹市之中,无故纵马,按唐律应当如何,御史中丞又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