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丫鬟奋斗日常_作者:太极鱼(381)

2019-11-15 太极鱼

    黄夫人见他们有话说,借故告辞回屋去。两间屋子相邻,黄夫人出门时还听说那位内监在殷勤探问吃食起居等语,她就知这位年岁尚小的湛太太,很了不得。宫里内官,沾了皇家的光,眼睛都是长在脑门子上的。别说四品诰命,就是等闲三品大员,这些人也不见得愿意理会,这会子却巴巴的来讨好个小小恭人。

    “……您放心,她们翻不起大浪来。况且忒拿大不谨慎了,外头地方,也敢胡说。以为关起门来,别人就听不到了。只怕人还未回都中,那些大逆的话就传到主子娘娘耳朵里了。”

    “您留步,留步!”说了些话儿,几个内官就告辞,朱绣送出门去,只见邻近几间屋子的夫人太太们都似不经意的开门开窗的,看她的脸色和煦客气很多。

    朱绣都笑着点头致意,并不趁机客套。

    回到屋中,两个分派来的婢子也更恭谨,服侍的极妥帖。直到放下帐子,朱绣一个人看向帐顶,才长叹一声:明知陛下看重公主,还要赶着谋算,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难道是破罐子破摔,赶紧完了了事?

    朱绣将心比心,若是有谁这样算计自家骥哥儿,不打劈了他绝不算完。

    自家都如此,更何况说一不二的皇帝。这人钻了牛角尖儿,越发看不清道路,蒙住眼捂上耳朵只往阴沟里赶,谁都没法子救。    贾氏、荣国府、宁国府…这几个字眼最近在庆和帝耳边出现的次数有些多, 跟蝇虫一般,虽微不足道,却令人烦不胜烦。

    “叫平嫔安心抚育福佑,旁的事不与福佑相干。”庆和帝摆摆手, 令中宫掌宫太监退出去。

    总管太监捧着热茶上来, 轻轻奉给庆和帝:“皇上, 已至午时啦。”

    庆和帝捏捏眉心, 问:“程大伴执意告老?”

    总管太监立刻知道当今说的是谁,正是先惠后的副首领太监,现在的敬事房总管, 这程太监于陛下小时多有看顾之德, 后又佐助王事, 十分得陛下看重近亲。忙躬身应道:“是, 程总管自言年岁已高, 不能胜任宫务, 又向内务府递了辞贴。内务府总管不敢擅专, 禀了上来。”

    总管太监见当今长叹一声, 满是不舍之意。心下不由得暗自佩服这程老太监:这程老太监自上了高位从未掉下来过,中宫执掌过, 内务府也管过, 就是他自己退居, 今上也愿叫他总管敬事房, 这权宦做到他这般古今都寥寥。更不提他其实并非是当今从小的伴当,却也得陛下称呼“大伴”。

    只是细细一思索,这程老太监能有今日也不意外, 这老妖怪最让人敬服的就是他那一双“慧眼”,看人从不走眼:哪个有权柄的大太监不是一串串的的徒子徒孙, 这原是大太监的脸面,毫不稀奇。这程老太监也有徒子徒孙,只是他的徒弟仅有数的几个,难得的个个都是有分寸懂进退的妥当人,踏实不说,还孝顺。叫他这总管太监也艳羡的很。

    程老太监一辈子忠于王事,低调沉稳的全不似个掌权的,不显山不露水的安安稳稳的走到告老,叫旁人纵使眼热,也只能叹服敬仰。

    “罢了,叫内务府允程大伴的请。程大伴可有子侄亲眷在,若有,问大伴的意思,可一并迁来随大伴在都中宅院过活,令其好生奉养孝敬大伴。”

    总管太监非是人精不可担负,对皇上看在眼里的人都有一本账记在心头,当下就禀明道:“程总管在真定老家确有族人,只是皆是远支,都不亲近。不过程总管早年曾认下一女一子,这女儿原是侍奉先惠后的宫女,早已岁满出宫了;这儿子却是程总管在宫外捡的,是个未能入选宫禁的乞儿。”

    这一说倒引起了庆和帝的兴致:“哦?如今大伴义子在何处当差?”

    总管太监见庆和帝起了意头,忙回道:“不曾进宫,程总管把义子正经养在宫外。”

    总管太监与程老太监远近无仇怨,他又告老,得皇上看重,乐得卖好:“程总管的这双儿女为人都颇忠厚,这义子买卖做得甚好,几年前被内务府看中,选进去得了小差事,那成套相配房舍的帐帘围搭就是他家先兴起来的。”这意思,自然是说程老太监的义子并不曾倚仗他父亲的势,要不然也不会前几年才被内务府选做皇商,可知早十年可是程老太监管内务府事的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