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便是晓莲的脚步声,还有和人低沉的交谈声。她紧绷着的思绪忽然就放松了下来,有了些睡意。等谢景瑜洗漱过后,轻手轻脚地掀开被子一角上床后,她便自然地窝进了男人的怀中。
“我吵醒你了?”谢景瑜带着些愧疚,轻轻搂住了小姑娘的背。
“没有,我方才睡不着,就想等你回来。”她说着说着便在男人的怀中,打了个哈欠。
“睡吧,还有一个时辰天才亮。”谢景瑜轻轻拍着她的背,人却不用他哄,安安静静地又睡着了。
他也阖上眼,与小姑娘额头相触,浅浅睡去。
煤球看着俩人,过了一会儿,团成一个团,抱住尾巴安静地打起了小呼噜。
等到陈青瓷醒来时,天色已经大亮,她还有些困意,可到底不想窝在床上。
谢景瑜听见响动,从外间走进来,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多睡会儿也无妨。”
却料小姑娘摇摇头,“不了,今日咱们要去城门口送康王他们出城,我也要早早起来收拾才行。”
谢景瑜嗯了一声,拿着挂在衣架上的外衣给她披上。他这些日子昼伏夜出,多半是等着小姑娘睡着后离开,又在小姑娘睡着前回来。
他等着小姑娘装扮完,又选发簪时,低头从她的首饰盒中挑了一支累丝流云簪替她鬓上。从铜镜中一样,倒是挺配小姑娘今日穿的绛红蝶纹大袖衣。
“那就簪这支吧。”陈青瓷左右瞧了瞧,倒有些满意。
今日是个大日子,三王各司其职,同时出京去向两处地方,一处是边城,另一处则是此次受雨水灾害最严重的江南。
圣人下旨,隆重送行。便是他也会站在城门之上,目送着三个儿子离开。自然剩下留在京中的几位皇子,还有朝中重臣都会前来送行。
他们起的不算晚,却还是匆匆用过早膳,便乘上去往城门的马车。
刚走出燕来巷,外头早就有御林军清道,行人皆只能从两旁过。陈青瓷坐在车上连窗帘都不想掀开看了,外头静悄悄的半点没有往日里热闹繁华的景象,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肃穆庄严的气息。
等他们的车架走到城门口打起的棚子时,那里已经停了许多辆马车。
谢景瑜扶着小姑娘下了马车,便有人上前来请安。
“慎王,娘娘。”来人正是工部尚书李贺章同李夫人,他如今已白发苍苍,今日并未随圣驾从宫中来,而是一早就领着李夫人前来城门口。
谢景瑜点点头,“李大人不必多礼。”
小姑娘堪堪避过俩人的行礼,她看着脸色不算太好的李老夫人,倒想起了康王府那一堆事情,其中可不就是有她堂妹的一份。
李夫人抬头看了她一眼,并未说什么,同李贺章走向旁边站定。陆陆续续又有朝中大臣前来同谢景瑜俩人见礼。
不过片刻,便听见城中传来的奏乐声,那是圣人的龙辇朝这边来了。
棚子里头气氛一静,归于两旁,等待着圣驾来临。
等瞧着明黄色的车辆一出城门,陈青瓷便随着众人齐身跪下,同迎圣人。
“起身。”殿前司仪太监亮声宣了起,她慢慢站起身,同谢景瑜站在一处。
圣人身后还跟着此次护送三王出京的一万精兵,浩浩汤汤,气势恢宏。
她从前未曾见过这般多的士兵,这会子瞧见了倒有些紧张,却也觉着这样的气氛有些沉重。有人悄悄握住了她的手,因着衣袖宽广,倒也无人瞧见,她便略放下心来。
城墙之上,鼓声响起,每一次的鼓点仿佛敲在人心头上一般。
待一万精兵全部出了城在雨中站定,圣人这才从龙辇中走了出来,目光平静地看着前方的士兵们,三王翻身从战马上下来,一同跪在龙辇前,朗声道:“儿臣此次定不负父皇,不负苍生!”
士兵齐声道:“吾等遵圣人之意,誓护天下苍生,绝不负圣人所望!”声音中带着坚定,带着勇往直前的勇气。
一万精兵的声音同时响起,响彻云霄,震人心魄。便是不大了解朝事的内宅妇人,此刻也被其气势所憾,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