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汉_作者:榴弹怕水(1021)

2019-11-18 榴弹怕水

    韩浩韩元嗣其人,确实不是一介武夫,而是托付重任的忠勇之辈。

    回到眼前,公孙珣心中明了,却也不多言,只是接过荐书,便直接吩咐:“义从渐多,沿途盗匪也不少,元嗣要好好辅助义公,约束得当。”

    韩浩不善言辞,也只是在众人的或审视或惊奇的目光中拱手称是,然后便立到了韩当身后。

    “君侯。”就在公孙珣心情正好之时,旁边的关羽却也忍耐不住了。“羽虽不才,却也不是贪恋名位之人,区区千石县令,未尝放在眼里?愿弃职随君侯往归辽西。”

    公孙珣看了一眼关羽,却是笑而不语,反而引众直接入营去了。

    关羽无奈,想要追入,却被刻意停在此处的吕范突然上前拦住:“云长何等人物,为何反而对君侯生疑了呢?”

    关羽当即凛然相对:“长史这是什么话?如常、韩二人,不过随君侯数月,也知道守君臣之义,怎么我要弃职相从反而成了对君侯生疑了呢?”

    “云长思虑不周啊。”吕范摊手言道。“常、韩两位未曾在仕途之上登堂入室,而且追随君侯日短,正因如此,他们才要专门相从,以示决心。可云长你呢?你自邯郸相随,随君侯出生入死,堪称君侯麾下第一心腹之将,你们二位关系早就坚如镔铁了,如此情形还要刻意相从,求得是什么?莫非你留在此处,数年不从君侯,便会忘了君侯的恩义吗?”

    关羽一时捻须无言。

    “云长听我一言。”吕子衡上前一步正色劝道。“天下危殆,君侯此次归隐乃是为了将来复出廓清天下,又不是一去不复返。你身为君侯信重之人,正该留在外面,以作必要时的呼应,这样才能对君侯有所帮助。而如今,君侯早有书信与你还有牵子经,还有各处诸位,让你们各安其职,你若是非要弃职追随,不仅让这些人难堪,更会影响君侯的清誉,让人让觉得君侯是个小肚鸡肠之人,与你相互生疑……你说,这是忠义之士该做的吗?”

    关羽依旧捋须不言。

    吕范知道其人性格,晓得对方是听了进去,只是性格使然,绝不会轻易认错罢了……于是,便拱手相对,转身入营中去了。

    ————我是去留自便的分割线————

    “韩浩者,字元嗣,河内人也。黄巾乱,县近山薮,多寇,浩聚徒众为县藩卫。太祖领河内守,大辟河内豪杰,为掾属、御属者不计其数,浩为御属,不显于幕中。及故太尉刘宽薨,河内司马直死谏于孟津,太祖以阉宦当道,弃职往归辽西,河内属者数十,皆荐公卿。独常林、韩浩二人明受荐书,暗负剑从之,太祖敬而重,引为心腹。”——《旧燕书》。卷七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 天下纷扰,人心不定,卫将军公孙珣一路北归,终究是掀起不少浪花来的。

    首先他这一走,多少让他的旧部有些不安,好在公孙珣在王屋山下时便多有书信送过去,安抚众人之余也让他们各安其职。

    其次,却是洛中高阶人事有些纷扰不定起来。

    须知道,公孙珣这般弃职带位而走,又不是守孝,又不是被贬,乃是直接趁着任命的空窗期撂挑子……无论如何,还挂着将军位终究是有些说不过去。可要是无故而夺人家用战功换来的将军印绶,似乎也有些说不过去,因为相对于职务和爵位而言,将军这种不常设的东西本身就有些不清不楚。

    所谓不算职务,不算位阶,不算爵位……而军衔这种后世引申出来的概念此时还未形成,根本就是一笔糊涂账。

    当然了,再不清不楚的糊涂账,只要天子认下,也不是不行,因为大将军什么的本就是汉武帝发明出来的嘛。

    不过,就在公孙珣动身后的数日间,却忽然发生了一件意外,让原本不清不楚糊弄过去的事情急转直下——右车骑将军朱儁忽然丧母,然后自请归乡了。

    其人是正经守孝,一点官职都不能带的。而朝中在收回了朱儁右车骑将军的印绶后终究也是避不开公孙珣的这个话题了。于是,经过中枢一番议论,天子复又派出使者,终于是在赵国追上公孙珣,给了他一个平定幽州匪乱的空头职责,以掌征伐事继续持有卫将军印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