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苞回头看过堂上诸位大臣,居然无言以对……便是立在角落里默不作声的卢植,也最多适合在塞内为将,塞外的事情,好像真的只有他一个人有经验、有地位、有威信。
实际上,便是大将军何进此时居然也觉得天子对公孙珣足够信任了,居然能将被叛军隔绝成两半的幽州一半交给公孙珣为之,一半交给他的岳父为之。
而再往深了想,何进甚至有些不好意思……自己这位天子妹夫人之将死,还能为国家大计考虑,自己却还总是想着私心。
单以幽州事而言,谁敢说公孙珣、赵苞、刘虞这三个人的任命做的不好?
而果然,稍一思索,赵苞便不再犹豫,立即俯身应命。
“如此就好!”天子见状难得露出笑意。“咱们接着说关中一战的封赏吧……北军诸将校自归洛阳封赏,其余兵马以左将军皇甫卿持节,领兵暂驻关中,可有人有异议?”
嘉德殿内难得意见一致。
“以前将军董卿入洛,代赵卿为少府如何?”天子继续询问。
这下子,殿中诸人倒是有不少人犹疑起来,但大多数人都表达了赞同,天子也是愈发开怀。
立在殿门内的张让见到如此情形,便不再多待,而是干脆独自退出了嘉德殿,并让人喊来了自己的干儿子,也就是娶了何进另一个妹妹的太医令张直。
“天子已然缚虎在山,”张让见到自己儿子后,只说了一句话。“而大将军在洛中之势实在是不可轻易动摇……从今往后,天子再想喝水,便给他蜜水好了!”
张直会意叩首而退。
—————我是喜欢喝蜜水的分割线—————
“中平六年,正月,初十日,卫将军公孙珣覆凉州叛军于渭水;十五日,袁本初归洛;十六日,出宗正刘虞为幽州牧、少府赵苞为右将军领辽东太守;十七日,遣使致关西,以兵马属左将军皇甫嵩,拜前将军董卓为少府;十八日,遣使致幽州,追授卫将军节杖,督幽州武事……”——《三辅决录》。赵歧 PS:封面是起点活动,大家不要在意。 ? 洛阳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说白了就一句话……那就是公孙珣迫不得已在渭水畔上演的那场华丽至极的军事表演,把所有人都吓坏了。
现在天子害怕他入局,宦官更害怕他入局,然后袁氏也害怕他入局,甚至董卓都害怕他入局。唯一一个不怕的,乃是大将军,但是大将军现在因为公孙珣打了这么一场仗,反而腰杆子挺硬,不需要公孙珣入局了。
按何大将军的想法,等公孙珣幽州平叛回来,无论是做冀州牧还是入朝为骠骑将军参政,他都能一力保证。再加上大将军本人的政治智慧实在是没法跟天子、宦官、袁氏那些人精相提并论,所以才放任了这一切。
当然了,一直在飞速赶路的公孙珣并不知道这些,甚至连幽州哪里到底是什么情况都不清楚,直到正月三十日这天,在并州腹心内赶了足足二十日路的公孙珣一行人终于穿越了太行八径之一的井径,来到了常山国,这才通过安利号在本地的商栈接触了一些讯息,但还是那些隔断交通的老话。
不过,从这里开始,非只是道路变得通畅,旧部、故吏、旧交也随处可见,讯息终究是聚拢了起来,而等到二月初七日,公孙珣一行人疾驰到了范阳,遇到了在此处为县令的公孙范,也遇到了主动奉命来此相迎的韩浩韩元嗣,甚至还接到了自家母亲通过海路送来的一封信,这才算是知道了此次叛乱的重要内情。
首先,按照公孙大娘的说法,乌桓人这次叛乱确实是她疏忽了……因为按照她马后炮的观察来看,乌桓人的叛乱是必然的,是应该早就有所预料的!
因为,问题的根本在于经济。
要知道,辽西乌桓的社会经济模式很特殊,他们被大汉豢养在塞外,却居于柳城、管子城这些要塞身后,本身是没有多少独立经济能力的,而长久以来,大汉朝每年都要让青州、冀州支援幽州大量的、数以亿计的金钱,其中绝大部分都用在了乌桓人和边郡的军事建设上去了。
但是,这不是大汉朝要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