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汉_作者:榴弹怕水(1214)

2019-11-18 榴弹怕水

    何苗见状,情知是惹怒了对方,也是不由讪讪,便立即告辞而走。

    到此为止,阉宦们最后一次恳求和解的努力,因为何苗的愚蠢,还未开始,便已经结束了。

    这一天,是五月二十四日、

    卫将军公孙珣刚刚吞并完上谷乌桓,刘备尚在从扬州折返的路上,鲍信还要五六日才能回来,张辽、张杨还要三四日才能到洛阳,而王匡已经带兵赶回到了洛阳城东二十里处。

    与此同时,丁原在孟津,桥瑁在巩县,董卓在几阳亭……大家都在看风景。

    —————我是还未开始的分割线—————

    “中平六年……袁绍惧进变计,因胁之曰:‘交构已成,形势已露,将军复欲何待而不早决之乎?事久变生,复为窦氏矣!’进于是以绍为司隶校尉,假节,专命击断;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绍使雒阳方略武吏司察宦者,而促董卓等使驰驿上奏,欲进兵平乐观。太后乃恐,悉罢中常侍、小黄门使还里舍,唯留进素所私人以守省中。诸常侍、小黄门皆诣进谢罪,唯所措置。进谓曰:‘天下匈匈,正患诸君耳。今董卓垂至,诸君何不早各就国!’袁绍劝进便于此决之,至于再三;进不许。绍将退,忽闻太祖捷报至,乃忧顾左右曰:‘若卫将军至,焉有你我处分地?’遂以郭图、许攸计,伪书告诸州郡,诈宣进意,使捕案中官亲属。至此,进谋积日,颇泄,中官惧而思变。”——《典略》。燕,裴松之注    中平六年,或者说是光熹元年,五月二十四,日头刚刚偏西,张让就得到了来自何苗的传信。

    而听到传信后,聚集在张让宅邸中的诸位常侍、黄门几乎绝望……当然会绝望,实际上,早在丁原火烧孟津、董卓上书诛宦,何太后将他们撵回家以后,这些人就已经绝望和后悔了。

    现在回头想想,他们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出卖蹇硕,蹇硕的兵权其实是他们最大的倚仗。

    不过,绝望之余这些人也做好了其他准备,实际上,早在公孙珣报捷的奏疏到达洛阳那一天,这些人就开始重新串联了。因为那个时候张让等人就已经反应过来,他们的妥协注定毫无意义。

    毕竟,一旦公孙珣这个不讲理的人引兵南下,谁也保不住他们。

    所以,必须要反抗。

    而袁绍这一次祸及家人,只不过逼得他们进一步下定了决心而已……再不决死反抗,非但自己性命不保,连家人也要牵连,如此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

    五月二十四,下午,张让离开了密室,来到侧院去拜会自己的儿媳妇何氏,这是何进同父妹,是何苗同母妹,也何太后同父同母的胞妹。

    而甫一见到何氏,身为公公的张让便跪地叩首,他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请自己的儿媳妇去见何太后,准许他们这些常侍、黄门入宫,再伺候太后、新天子两日,因为他们这些人知道‘不容于大将军’,所以准备各自归乡了。

    何氏如何见过如此阵仗?几乎是立即答应,并即刻入宫去了。

    五月二十四日傍晚,诸常侍、黄门重返宫中。

    而与此同时,何进也终于在何顒、逢纪等人的提醒下想明白了眼下局势。

    五月二十五,上午,何进见到了自己派出去的募兵首领之一,王匡。后者募兵数千,驻扎在城外二十里处,其本人则领其中千余精锐,直接进入到了洛中。

    这个人的出现,让何遂高大喜过望。

    五月二十五,中午,何进接到太后旨意,要求他前往嘉德殿议事,而刚刚得知自己兵马到来的何遂高也不以为意,便径直前往位于南宫的嘉德殿。

    这里多说一句,嘉德殿是南宫正殿,天子日常办公休息的地方,也是大朝会举行的地方,距离尚书台很近,而当日南宫火灾后重新整修过一遍,倒也金碧辉煌。

    不过,即便是去位于南宫的嘉德殿,即便南宫虎贲军首领如今乃是袁术,何进依然有所准备,他提前招呼了袁术,而且,还先往尚书台一行,在那里招呼了尚书台的侍卫与诸位尚书,这才不慌不忙往嘉德殿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