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到底还是要大举兴兵,各处讨伐,那君侯又何必去洛阳讨董而扶天子?”这次问话的乃是之前去见过田丰的吕范,其人蹙眉而言道。“直取并州三郡,然后清理太行,转向向东便是……天子在手,怕是反而麻烦吧?。”
“讨董是一定要讨的,天子虽然麻烦却也一定是要拿到手的。”公孙珣笑看着吕范继续言道。“就如那个钜鹿李邵李太守,我又不是瞎子聋子,他这个人志大才疏,素无德行,在钜鹿也毫无人望,跟着我只不过是想求个人功名罢了,难道我不知道吗?偏偏他举郡而来,我又不能不受他,而且非但要受他投效,还要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让天下人知道我不会负了这种人才行……”
最矮的董昭终于展露出了一些无奈的表情。
“还有代郡王太守,这位倒是才德俱佳,唯独其世出名门,如田元皓所言,心中到底是更在意汉室多一些,对我并无多余话可言。若不讨董而趋洛阳,他必然离心,以他的威望,代郡说不定便要生乱。更不用说,还有一位大司马刘幽州在身侧,如烫手石子一般难以处置呢!”公孙珣继续言道。“而若是汉廷在手,便能轻易以中枢的名义,恩养、调度这些人了,同时,还能取中枢人才为己用……你们说,怎么可能不讨董呢?怎么可能失了大义呢?”
“我也赞成讨董。”戏忠忽然插嘴。“但吕长史所言却也正中要害,中枢那里,真的这么好控制吗?董卓在中枢擅行威福,结果天下俱反……到底该如何处置天子?”
“关于这一点。”公孙珣望着夕阳处的霞光而笑道。“今天,狂悖如田元皓其实也有一言未敢当众说出,不过我却懂了他的意思……”
“请君侯指教。”戏忠正色相询。
“他的意思是,以我的情势,固然不可学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没必要做个姿态小心,奉天子以令不臣,但最起码得握住天子而不让他人染指!”公孙珣忽然似笑非笑起来。“这个就叫——取天子而不为人所令!”
身后五名元从心腹,纷纷醒悟。
——————我是元从大佬的分割线——————
“时田丰闻太祖起兵,轻身随审配往常山说太祖曰:‘将军弱冠诛宦,则播名海内;攻灭高句丽,则幽燕奋发;平定黄巾,则海内孚望;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常山发檄,则董卓怀怖。今将军振十郡之卒,撮幽燕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若能西向入并,收晋地三郡,南下河东,取董卓之首,则可握天子而不为人所令。复回身横太行之东,合幽冀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及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太祖喜曰:‘此吾心也。’即表丰为右军师中郎将。”——《新燕书》。卷七十,列传第二十 PS:过年码字好辛苦啊……大家务必宽容。 时维十月,秋收已过。
就在董卓开始调度关中精锐大举出潼关在洛阳周边布阵的时候,就在关东联军十几路人马开始总动员的时候,远在幽州的公孙珣也正式起兵,自代郡西进雁门,挥军入三晋故地。
为什么这么快?为什么其余人都还在动员,公孙珣就能出兵?
原因很简单,此番西进,卫将军公孙珣居然只带了两万兵!
这个数字,说实话,若是传到董卓的耳朵里,那以董相国多年的军事经验,应该还不至于说什么,可若是传到如今关东联军的那些人耳朵里,指不定就会被人笑掉大牙的。
要知道,关东联军现在可是连兵十余万!
光一个广陵太守张超,就直接带了两万兵千里迢迢从长江边上来到黄河边上,足以羞煞坐拥十郡的公孙珣!
这真不是胡扯,张超真的是这么干的,这厮大举征兵,然后掏空了广陵的家底子,什么都不管了,一路北上,就是要讨董!简直比孙坚孙文台还要坚定!
而孙文台这时候也不是区区几千兵了,他从长沙一路北上,半路上替袁术宰了荆州刺史王睿,杀了南阳太守张咨后,部队也膨胀到了万余人。而趁势吞并了天下第一大郡南阳的袁术,更是拉起了三四万的部队在鲁阳自立旗帜,写信给自己兄长袁本初,说要独对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