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一件事情,那就是当一名膝盖中箭的斥候抱着马脖子拼死来报,说是鸡泽方向,复又涌出不下数万步卒,而他亲眼所见,步卒中央却是拱卫着数千白马骑兵,伞盖仪仗、白马旌旗无一不在,且直往此处而来时,众人却是再不怀疑许子远的头脑了。
很显然,卫将军公孙珣真的已经到了。
—————我是真的已经到了的分割线—————
“汉末,关张并得万人敌之言,及袁绍初围邯郸……审配守城,关羽分兵三千,出城建营,参军郭嘉随之,曰:‘敌虽众,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羽大善之,于是翌日三击敌营田银部,斩将溃营,惊怖其众,绍稍沮。隔日,乃建土山,欲诱羽而擒。嘉进曰:‘此十面埋伏之策也,将军可稍缓。’羽对曰:‘非其言也,且观成败。’乃趣千众出营,绕城缓行,及到土山前,正见雷雨大作,乃乘雨而攻,大破之,兼斩袁军大将高览,方得胜而归。绍既被挫锐气,又逢大雨,知不可为,竟以十万众不得为而走……待数月,邯郸疲敝,绍以秋收后兵马俱全,遂再发十万众合围邯郸,几得之,适逢太祖亲援将至,方走。时张飞在城中,乃语关羽:‘卫将军至矣,将有大战,吾等为卫将军爪牙之任,不先折其势,则大战不得也。’羽大赞之,二将乃并骑兵,得七百众,追而攻之。绍忧,乃使中郎将文丑率骁将八千,翼而阻,羽、飞以七百骑入八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阻骑散乱难制,终不可卒脱。”——《旧燕书》。卷六十九。列传第十九 诗曰:白马将军讨董成,义士还乡尽锦圭。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百战沙场皆疲敝,忽闻城南已合数重围。
甲光向日金鳞开,黑云压城城欲摧。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突营斩杀河北将,一人独领千骑负刀回!
本卷完
PS:万分感谢新萌主JDjason同学,不知不觉快108个好汉了……同时还要恭喜熊先生儿女双全!
多说一句,这次一个是996了一天,太伤了,但除此之外主要是我重写了一遍,一开始这章是以张飞、董昭视角写的,但是写的极不满意,所以删掉重来,当然还是不满意……其实整个这一卷都有问题,最主要的是一个就是非主角视角问题,所以写了之后,然后又想一口气写完这状态最差,最挣扎的一卷……当然,我也知道鸽了太多,多说无益,但还是要重申,这本书绝不会太监,然后我一定尽量保持每月字数。希望大家佛系追书。 诏发西山将,秋屯陇右兵。
因为路途的缘故,公孙珣的主力部队到达魏郡边境的时候,已经算是深秋了……草木枯黄,叶落归根,之前暴涨的秋池也会从这个时候开始渐渐干涸下去,直到明年一个新的轮换降临。
然而,正所谓秋高马肥,由于自然气候的循环、农业生产的规律摆在那里,所以这个时候,中国北方地区的军队本就处在最佳状态。
战火燃起,伴于秋叶飘落,沙场秋点兵绝非虚妄之言。
魏郡、赵国边界上,背靠青、兖、冀三州十九郡的袁绍一口气投入了实打实的十万之众,堪称浩大。然而公孙珣汇集幽、并、冀、三辅近二十郡国的精锐后,累计也有五万战兵,三万辅兵,算上原本就在前线的审配、关羽、董昭、张飞等部,居然也达到了约十万之众。
而且,由于幽州军中骑兵多达两万有余,甚至还配置了数万挽马、犍牛以作辅助,所以若以军阵之盛大广阔而言,却是远远超过对方,这使得大军向前之时,军中上下不少人心驰神遥之余,渐渐胆气丛生。
回到眼前,这日上午,邯郸城东南数里处,当从鸡泽背后闪出公孙珣汇集了从邯郸城中匆匆出兵赶来的审配,大略得知前方军情,知晓关羽、张飞居然咬住了文丑断后的骑兵主力,欣喜之余,也是当即下令,要除去白马义从之外的两万余骑兵尽数出阵,务必要趁机杀伤文丑所领的袁军骑兵主力,为决战创造更好的条件……然后其人方才率领换乘了白马的地方重臣、高阶军官、亲信幕僚,领着步卒大阵缓缓前行,向南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