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的恶意,弓弩手当场死亡,这名盾矛兵前后中箭多处,却居然还有气,便在那里一直挣扎嚎叫。
陈武一言不发,冒着可能的危险直接上前,一刀了结了自己这名部下的痛苦,却又匆匆回到信使身侧,严肃以对:“曹公的话是对的,我也没什么言语,但请足下务必将此处情形报于曹公!”
信使连连颔首,转身从后方离阵,打马而走。
而其人刚走不久,持续了近大半个时辰的箭雨却是终于落幕——已经接近麻木的陈武半是心痛半是庆幸,心痛自然是他本部死伤惨重,足足四五百人的减员,根本就是在替全军挨打;庆幸的是,他在前线看的比曹操都清楚,燕军俨然是最后一批轮换的轻骑了!
换言之,燕军轻骑们宝贵的箭矢终于射光了!这些看起来威风凛凛的骑兵面对曹军如此精锐的重步兵大阵,最后的有效杀伤手段也随着箭矢一切终于消失。
其实,如果不是明白这个道理,陈武早就下令全军不顾一切举盾冲锋了,而他相信另一边的徐盛只会比他冲的更快……因为刚才那种只能被动挨打,然后在挨打中持续伤亡,而且伤亡的速度还越来越快的感觉,实在不是一个正常人能忍受的。
曹操也彻底松了一口气,整个中原联军都松了一口气。
而几乎是立即,曹操再度下令,却是对着仅存的两个骑兵别部司马夏侯尚与车胄怅然而言:“事情已经了结了,伯仁去陈将军阵中,车司马去徐将军阵中,先将伤兵护送到我这里,然后立即合兵一处,先北后南,为军阵移动做遮护!”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二将自然赶紧领命去做。
在大阵内搬运伤员自然很快,不过花了一刻而已,然后两千骑兵又匆匆去北面列阵,准备为身后的陈武、杜袭二营的交换位置坐遮护……但这个过程却又花了足足一刻钟都不止。
原因很简单,虽然知道对方已经没了箭矢,也知道身后的步兵大阵会同样给自己做遮护,但面对着数量何止十倍于己的骑兵,作为之前官渡血战的残存者,这些曹军骑兵真的是有些畏缩。
他们花了许久才选定了一个安全距离挨着大阵列阵。
从开战到现在,已经足足过去了快一个多时辰还不止,日头已经偏西不少……等曹军骑兵持弓做好遮蔽以后,早已经不耐的杜袭率先移动,却是拔阵从骑兵身后速速往西南方而去,然后迅速立定。
旋即,陈武望着地上尸首,一声叹气,到底是大局为先,便立即下令从骑兵与杜袭阵中穿过,移阵向东。
他们成功了,缺乏攻击手段又畏惧对方弓弩的燕军轻骑只是中途试探了一下,遭遇到弓弩打击后便立即后撤,然后做观他们削弱了小半个下午的陈武所部移动到了相对安全的大阵中间位置,又坐视士气饱满、建制齐备的杜袭部来到大阵西北角立阵成功。
非只如此,由于杜袭部携带了相当数量的弩,燕军骑士还不得不进一步后撤。而曹军两千骑却是匆匆向后穿过大阵往南面而去了。
接下来,几乎可以想象,等西南角徐盛部和毛阶部交换位置成功后,曹军全军将会以一种何其从容的姿态交次掩护,缓缓向南,一直回到官渡。
夏侯尚与车胄故技重施,以骑兵持弓立住阵脚,然后毛阶先动,立定成功……但就在此时,惊变突起!
忽然间,燕军一部轻骑径直向前,来不及环绕骑射,便直接往已经收起盾牌准备移阵的徐盛部头上射出了一轮箭雨!
—————我是还有一点存货的分割线—————
“以步临骑,不据山川,不做工事,不立营寨,平原列阵,虽阵法详奇,实陷死地也。”——《子伯兵法》
PS:还有…… 徐盛所部九江素甲,早已经对箭矢成惊弓之鸟,出于本能,立即重新立定结阵,纷纷举盾遮挡。
可能是燕军故意为之,专门留下些许箭矢,趁此时机,尝试冲阵——这是曹孟德与徐盛的本能反应!
但接下来,让曹操和其部诸将为之色变,甚至心惊肉跳的是,居然有越来越多的轻骑重新涌上,纷纷对着徐盛部抛射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