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众人便已礼成,而等到许久之后,声浪方才平息,燕帝公孙珣也才唤司马懿等近侍上前准备协助他祭祀。
转过身来,来到坛上最中间的祭祀台前,心中坦然下来的这个辽西匹夫便再度违背了礼仪,其人不待祭祀准备完成,便兀自从司马懿手中夺来一杯刚刚斟满的酒水,直接洒落在地,继而举空杯向北,却是准备口称魂兮请飨!
然而,尚未开口,这个辽西匹夫却陡然发现,此地居高,竟然能从北面北邙山脉的空隙之中遥遥瞥见一丝白带于黑山中转过……不用说了,那必然是大河自彼处翻腾流过!
一瞬间,心中失神的大燕皇帝,几乎是本能想起了十几岁时从母亲口中听到的那首所谓故事的开篇词来。那首词用在此时,地点、时间、气氛,全不应景,但不知为何,其人却还是忍不住低声脱口而出。
正所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首词罢,其人方才释然而叹:“魂兮请飨!”
———————我是魂兮请飨的分割线———————
“臣松之案,太祖武皇帝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载而成帝业。崛起低微,奄奠海宇,绝类前汉之高祖。而其惩汉政废弛,兼承汉之一统,又类后汉之光武。唯以其得天下之正,疆土自取,故称覆也!”——《典略》。燕。裴松之注 全书完。
完本总结
书完结了,先给大家汇报下成绩吧!
本书累计315万字,十七卷,去年三月十号发书,累计十九个月,每月平均十五万字还是做到了的。
其中,五月十号上架,首订1800,上来就比上本韩娱完本还高三四百,已然满足,结果后来成绩一路上扬我自己也措手不及……我这个人更新吃力,而且不稳定,但蒙诸位正版读者厚爱,依然保持了近每月750均订的增长速度,而且全程没有任何成绩上的停滞和后退。
最后成绩我刚才看了眼,均订13950,勉强不足一万四的均订已经感激涕零了。
更何况,这本书还有127个盟主,195万推荐票,虽然没求过一次月票,但书到后期也基本能稳定在月票榜前五十的排名……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然后再说下完结的事情……没有什么草率和烂尾,实际上这个成绩我倒是想再水下去恰点烂钱,但真没必要,书名叫《覆汉》,那原定就是袁曹孙刘俱亡,公孙代刘,燕覆汉结尾。实际上,我一开始投稿发给虎牙的大纲里,就是清楚的写到最后一战刘备死亡,然后结局。
但是也能理解大家的心情,这书到最后,光是起点客户端的24小时跟读就八千多人!加上其他正版途径,意味着足足近万正版铁杆书迷,中间剧情再如何波折大家都没放弃,可见是真的投入了感情的,这种时候自然觉得有点难以接受。
可书到这里,真的该适可而止,以保证一个故事的完整性。
实际上,我最后一章原本是个八千多字的大章节,自己删了好多……没必要那么多交代,该留白留白,有些小情节小剧情线该不说就不要说。
故事就是公孙珣覆汉,唯此而已。至于任何人想搞同人,想番外,只要起点不追究,我没有任何问题。
然后说下书的内容……这本书其实写的很仓促,影帝完本后,立即空虚的不得了,然后隔了一个月不到就开始托关系找虎牙投稿了,除了一个大纲和开头外,基本上赶鸭子上架,绝大部分内容和思考是写作过程中查资料自己临时思索来的。只是所幸从小到大对三国有一份自己的表达欲在里面,所以开始写起来以后还是很带劲的。
而网文嘛,首先在于讲一个故事,没必要多做延伸。但真要延伸和思索,汉末三国无疑是一场必然的悲剧,曹刘诸葛这种人再怎么努力,都无法阻止时代的沦陷,英雄豪杰的努力,注定要沦为无用的牺牲,于是就有了一个公孙大娘和一个公孙珣,一个安利号和一队白马义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