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军势,确实是这个秩序尚存的时代最强大的一只武装力量!
所以,没有人有资格轻视这只军队,最起码鲜卑人没有轻视,因为仅仅是出塞二十余里,以别部司马独自领一军,负责大军右翼安全的公孙珣就与前来袭扰的鲜卑人打了个照面!
话说,既然是独领一路负责侧翼安全,夏育那边自然会有支援……实际上,此刻的公孙珣除了本部五百人、一百余雁门义从以外,麾下尚有五百余乌桓突骑、三百汉军步卒,累计约有近一千五百的兵力。再加上那负责后勤的两百陪隶与四五百民夫,这一路,基本上已经有两千余人了。
如此军力,鲜卑人便是傻子也不会无视他了。
“将军。”上谷乌桓的汉化程度恐怕是最深的,而这个领兵的乌桓小首领甚至连汉人的奉承话都会说。“鲜卑人退了,他们一看到我们有这么多突骑兵,根本就没有了战意!我们扑出去从马上射下来了五六个敌军,其中两个是活得,然后就没再往后追!”
“这都是首领你的功劳,你放心,这一战每个战功我都会牢牢记下,回去以后一定不会在夏公面前吝啬言语的。”绣着公孙二字的竖旗之下,被一群军官簇拥着的公孙珣自然温言有嘉。
“多谢将军。”乌桓首领自然喜不自胜。
“莫户袧。”公孙珣复又扭头吩咐道。“你去查勘一下那两个俘虏,看看能不能问出点消息来。”
“是,少东。”莫户袧微微一失神,但还是迅速带着人去了。
然后,仅仅是片刻后,这个汉化的鲜卑头人就重新追上了竖旗:“公孙少东……事情怕是有些难办了。”
“讲来。”公孙珣心中也是一凛,却依旧在面色上保持了镇定。
“两个小卒,都不是居于此地的王庭直属,也不是附近的中部鲜卑,而是东部鲜卑!按照他们的说法,东部鲜卑上个月就接到王庭命令,然后尽力动员了一万余人从大辽河那边前来支援……至于多余的消息,他们就都不晓得了。”
公孙珣这下子彻底装不住了,直接就勒马停住,开始消化这个讯息!
话说,檀石槐一代天骄,但终究是个草原上的枭雄,而且鲜卑人本身的文化太落后,所以鲜卑人建制以后,只是用一种最简单粗略的方式来进行内部划分而已……
具体怎么划的?很简单,王庭居中,这里有檀石槐的本部和少许所谓由各部落人质组建成的王庭卫队,然后就是按照地理,分成东、中、西三部而已。
其中,西部鲜卑由于那边羌族和大汉的混战,所以显得最有存在感,进取力度也最大,实力当然也是最强;中部次之,不过此地临近王庭,更受檀石槐信任;东部则是最弱,而且毫无存在感……
实际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东部鲜卑不仅要面对大汉的玄菟郡、辽东郡,还要面对扶余与高句丽,而这些对手可都不是好惹的!甚至,有时候他们打得激烈了还需要檀石槐去支援一下,平日里连骚扰辽西的‘美差’都不得已让给中部鲜卑。
故此,对大汉而言,东部鲜卑就显得有些存在感不足……但如今,面对着汉军的压力,他们居然无视了扶余人和高句丽人,然后轻骑来援王庭!
公孙珣一时失神……首先,汉军此次出塞,是不是漏算了这股力量?其次,汉军是不是小瞧了檀石槐对鲜卑人的号召力?此地距离东部鲜卑活动的大辽水,何止是小两千里的距离,然而他们居然就能随着自家大汗的一声令下,不顾自己老窝的安危直接过来支援!
“速遣人汇报与将军。”公孙珣强压下某种不安朝吕范吩咐道。“我军直面有东部鲜卑,而按俘虏所言,东部鲜卑援军约有万人,然后杀了那两个俘虏,继续上路……让乌桓骑兵撒的更远一点。”
“喏!”吕范自然赶紧去指派人手。
“少君。”等到吕范离开,娄圭忽然捻着自己那根本只有半根指甲长的须髯打马上前,当众说道。“多出这一万军势,怕是局面就会大有不同。”
“何意?”公孙珣勉力笑道。“一万多自大辽河数千里来援的鲜卑野人,本身就已经疲敝至极,又没什么装备,分散到三路,每路多出三千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