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自然没有什么意见,两人慢慢朝太幽湖走去,太幽湖白日里的人很多,可一到晚上,就少见人了,这时的太幽湖自然十分清净,洛伊儿进了亭子里,扶着亭边坐下,不远处点着灯笼,所以,这里并不是一片幽暗,隐隐可以看清湖中漂浮的莲叶。
洛伊儿待了一会儿,就打算回去了,这时却听见亭子外一阵沉稳的脚步声,她扭过头去看,见到来人,有些意料之中,又有些意料之外,只是心中终究有些惊讶,乱了心绪。
玲珑早已无声地服下身子,洛伊儿见他身后并无伺候的人,轻抿了抿粉唇,刚要起身行礼,就被他打断:
“不必行礼。”
他的声音比白日里在坤宁宫似乎更淡漠了些,不知是不是暗夜容易释放些情绪,洛伊儿总觉得自己在其中听出些许被压下的情绪,莫名显得声音醇厚低哑了些。
方瑾凌视线落在玲珑身上,低沉吩咐:“你先下去。”
玲珑吃了一惊,却是没有动,而是去看洛伊儿,等着她的命令,方瑾凌看着她的动作,眸光微暗,却并无不悦,洛伊儿轻轻一颔首,轻声说着:
“去外面守着吧。”
玲珑这才咬了咬唇瓣,有些担忧地看了她一眼,无声退下。
她退下后,亭子中只剩下方瑾凌和洛伊儿两人,四周一片寂静,只偶尔会响起几声蝉鸣,亭子中气氛莫名让人觉得心尖微颤,洛伊儿眸子闪了闪,没有再等方瑾凌开口,她扶着亭柱站起身,轻抚了抚衣袖边的褶皱,轻柔笑着问道:
“今日是殿下的接风宴,殿下怎么出来了?”
方瑾凌眸子放在她身上,她笑得轻柔,让人分不出真假,却让方瑾凌觉得心中一动,他已经三年未见她,当初莫名胆怯,一时逃避,竟三年未回京,他心中说不明悔不悔,若三年前,他不离京,两人之间,也许就不如这般陌生。
但是,他心知,他有一点从未悔过。
他从不后悔,离京前,向父皇求了那一道圣旨。
从那日起,他与她注定要在一起。
他负手而立,看向不远处的莲叶丛,没有答她的话,反问道:“伊儿又为何出来?”
三年未唤出口的称呼,陡然出现,即便是方瑾凌,也不禁在无人发现的地方,眸色微暗。
洛伊儿指尖轻颤了下,没有想到他会这样唤自己,她想起他刚回京的那天,他拦住自己的马车,称她为洛小姐。
她回过神来,浅笑着回答:“在大殿内觉得有些闷,臣女方才偷跑出来透透气。”
他突然出声:“不必称臣女。”
洛伊儿微微一愣,才反应过来他是什么意思,有些迟疑地:“……殿下?”
她轻蹙着眉尖,含情眸中含着一分不解迷惑,悄然落在方瑾凌身上,那分茫然惹人怜惜,方瑾凌轻瞥了眼,他知她聪慧,自然明白自己的意思。
他淡淡移开视线:“我亦然。”
洛伊儿略一思索,才明白他是在回答自己第一个问题,她心细地注意到他的自称,心尖微微一晃,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在她面前自称我了,还有一次,便是那日他初回京那日,他问她,是否愿嫁给他。
伊儿眸子刚轻闪了闪,就听他低沉醇厚的声音:“不必拘谨。”
洛伊儿温婉地点了点头,眸子里似乎带着些许光亮,她又重新坐下,一手搭在栏杆上,下颚轻轻抵在手背上方,微风拂过脸颊,似乎还带着白日的温热,洛伊儿觉得舒适,微微阖上眸子。
方瑾凌在她背后静静地看着她,他站着未动,居高临下,可以将她彻底看尽眼底,她头顶斜插着的步摇是玉白色,即使在暗夜里,也依然明显,随着微风的轻拂,也随之晃动。
他眸子微动,开了口:“喜欢这步摇?”他在脑海中回想着,府上是否还有其他名贵的玉簪、玉镯,他总觉得,像她这样的人,只有美玉方才能衬托。
洛伊儿听到声音,偏头过来,仰着白净的脸蛋看向他,她伸手抚了抚步摇,眸子里全是浅柔的笑意:“还没谢过殿下赠礼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