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指挥部中,所有人脸色都瞬间大变。连同挂在房顶上的电灯泡,都仿佛突然暗了许多,再也照不亮大家伙眼睛里的阴影。
郑大章说王锡町之所以敢护住其麾下的学兵,乃是因为他明天就要离开,不用直接面对日军的报复。这句话肯定是朝对方头上乱泼脏水。然而,三十八师已经接到宋哲元的命令,正在逐步撤离南苑,却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三十八师,这支在整个二十九军,甚至在整个国民革命军中战斗力都排在前列的精锐部队,今天上午刚刚接到宋哲元的命令撤往怀仁堂附近驻扎。即将接替他们进驻南苑的,乃是赵登禹将军所部的国民革命军第一百三十二师。截止到今晚听见枪响,三十八师已经开拔了一大半儿,只剩下了第一百一十四旅和五百人的学兵营。而第一百三十二师,除了赵登禹将军和他的师部直属团,直属特务营之外,其他弟兄据说在路上就遭到了日本人的恶意阻拦,至今不见任何踪影!
可以说,眼下正是南苑守军内部关系最混乱,战斗力最孱弱的时候。原有部队已经撤回北平城内一大半儿,新的部队却未能及时赶到。新任总指挥赵登禹将军既没有来得及熟悉营地内各支队伍的真实情况,也还没来得及及建立自己的威信。上一任总指挥佟麟阁将军却已经奉命交卸了所有权力,没资格再向众将士们提任何要求。
偏偏这个节骨眼上,小鬼子向南苑露出了獠牙。
这小鬼子,可真会挑时候!每次,居然都不早不晚!“若有神助!”
如果再晚上一天,待到赵登禹将军的嫡系部队,国民革命军第一百三十二师完全抵达,大伙儿未必没有资格跟同等规模的日军正面掰一掰手腕。如果再早两天,三十八师的大部分力量还未被抽调回北平,佟麟阁将军还没有去职,大家伙也肯定能齐心协力,像二十天前在卢沟桥那样,让来犯的小鬼子碰个头破血流!
然而,如果终究是如果。
日军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节骨眼儿上露出了獠牙,恐怕就是想趁着三十八师和一百三十二师换防的空档,打中国军队一个措手不及!
“要么,主动跟日本人联络,看看对方到底什么态度,然后想办法取得对方谅解。要么,赶紧向宋军长求援。眼下,我等绝无第三条道路可选!”不愿意跟日本人正面相抗的,绝不是郑大章一个。见大家伙都意识到了南苑守军所面临的困境,作战参谋潘兴,也鼓起勇气,哑着嗓子高声提议。
“是啊,是啊,宋军长这二十几天来,已经接连做出了三次让步,日本人差不多也该知足了!未必真的想跟咱们拼个你死我活!”
“他们三个学生娃懂什么?惹了祸就知道往回跑!所说的话,根本不足以当作日本人准备进攻南苑的凭证!”
“ 不会是他们年轻冲动,先杀了日本便衣,然后跑回来颠倒黑白吧?要不然,怎么特务营的弟兄出去,日本人能相安无事。偏偏追着他们三个学兵不依不饶?”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咱们二十九军已经做出了如此多的让步了,不应该因为三个学生娃,就改弦易辙!”
……
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帮,潘兴叔叔,正是先前提到过的那位,宋哲元将军的高级顾问,二十九军政务处长潘毓桂。他身边,自然少不了“志同道合”的“精英”。纷纷壮起胆子,出言帮腔。
总之,千言万语,主题只是一个。服从日本顾问的提议,主动交出三名“惹事儿”的学兵,平息日本人的愤怒。至于冯大器等三名学兵到了日本人手里之后是生是死,他们就不想多管了。反正,死的不是他们自己!
“日你妈,想去讨好小鬼子,你们割了自己的脑袋去。谁敢动老子的人,老子直接崩了他!”实在无法忍受“精英”们的无耻,第三十八师一百一十四旅旅长董升堂将军帽朝桌案上狠狠一拍,破口大骂。
他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八期炮兵科,跟中央政府军政部政务次长陈诚是同班同学。在二十九当中,也因为骁勇善战,深得军长宋哲元和副军长张自忠的赏识。有这三重靠山和以往的赫赫战功在,当然不会将潘兴等走后门到军队中镀金的二世祖放在眼里,听二世祖们绕来绕去,始终没脱离将三名学兵交给日本人以换取一夕之安枕打算,干脆直接问候起了对方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