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道关是鬼子的步兵。小鬼子作战经验丰富,且训练有素。仅凭着炮击和机枪扫射,绝对不可能将其消灭干净。充其量,是切断他们跟坦克之间的相互配合。而坦克虽然笨重,从停止前进到转过头后撤,顶多是一分钟左右。错过这宝贵的一分钟,伏击就会失败。前面所有的牺牲就会白白浪费。而下一次,小鬼子就会迅速总结经验教训,采用其他战术,给国军造成更大的损失。
第三道关……
“轰隆!” “轰隆!” “轰隆!” “轰隆!” ……
一连串的迫击炮弹爆炸声,瞬间打断了李若水的回忆。二十七师的迫击炮发威了,两排炮弹,不偏不倚地落在了跟在坦克之后的日军装甲车旁,巨大的气浪,将其中两辆装甲车瞬间掀翻,将里边的日本鬼子,像烂西瓜一样洒了满地。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沉默了很久的捷克式轻机枪和马克沁重机枪重新发出怒吼,从侧翼和侧后,朝着鬼子步兵队伍扫射。自以为有恃无恐的鬼子步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像遭了冰雹的麦子般,一排排惨叫着跌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另外两辆装甲车果断停止前进,打着倒挡缓缓后退。架在车厢顶上的旋转机枪疯狂开火,将距离李若水不远处的一个国军机枪阵地,打得黄烟乱冒。
“轰隆!” “轰隆!” “轰隆!” “轰隆!” 又是四枚迫击炮弹,坦克背后爆炸,将剩下的两辆装甲车,也送上了西天。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中国军人手中的捷克式稍作停滞之后,吼得更加欢畅。跟在装甲车后的鬼子兵们, 被打得死伤惨重。然而,他们却坚决不肯后撤。或者原地卧倒,用步枪和轻机枪跟中国军人展开对射。或者猫着腰冲到邻近的断壁残垣后,三一群五一伙地负隅顽抗。
两辆鬼子的坦克车猛地停了下来,车身开始缓缓扭动,炮塔上的机枪,也开始艰难地向侧面旋转。“冲啊——” 李若水毫不犹豫跳出弹坑,拎着精心绑扎好的手榴弹捆扑向坦克。双脚才一落地,肩膀处,立刻传来了一股巨大的压力。
“干什么啊你!” 被压得一个踉跄,差点栽倒。他扭过头,冲着“偷袭”自己的人大声怒吼。绥德汉子小廖冲他歉意笑了笑,顺手抢走了他的手榴弹捆,三步两步,将他甩在了身后。
“你掩护我!” 小廖声音从前方传来,带着陕西人特有的调皮。 廖三
籍贯:陕西绥德
职务:国民革命军二十六路军七十九旅勤务兵事迹:公元1937年八月,阵亡于去炸毁日军坦克的途中享年:十五岁
……
“滴滴哒哒哒哒滴答滴……” 唢呐声响彻天野,数十个跟小廖穿着同样军装的年青身影,抱着用鞋带捆在一起的手榴弹,徒步冲向了日军坦克。
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跟小廖一样,没等冲到坦克附近,便中弹倒地。他们知道,即便自己成功冲到了坦克附近,也是一去不回。然而,他们,却个个都义无反顾。
“乒乒,乒乒,乒乒乒……” 李若水趴在弹坑旁,用盒子炮不停地朝着坦克开火。明知道自己打出去的子弹,根本奈何不了坦克的装甲分毫。明知道,自己这样做,时刻有被敌军机枪当做重点目标报复的危险。
他要的就是吸引日军机枪手的注意力,哪怕是几秒钟也好。有几秒钟,就足够让正在扑向坦克的弟兄们,多一分成功机会。有几秒钟,就足够减少十几个勇士的牺牲。
“李兄弟,李兄弟,别发疯,别发疯。是旅长让俺和小廖盯着你的,旅长说全团之中,就你知道坦克怎么打,所以无论如何你都不能死!” 营长老仵用右手死死拉住李若水的右脚腕,奋力将他往弹坑里拖。
“嘭!” 李若水用左脚狠狠踹了他一脚,然后继续朝着坦克开枪。如果先前不是这个老仵“捣乱” ,他原本可以追上去,从小廖那里把手榴弹捆儿抢回来。如果先前不是这个老仵“捣乱”,从小廖的尸体旁捡起手榴弹捆儿的人就是他,而不是侦察营的老丁。如果先前不是这个老仵“捣乱”,此时此刻,他已经爬到了第一辆坦克上,拉燃了手榴弹引线,那样的话,就会避免很多人的牺牲。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