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能走多远走多远。扯着没被小鬼子追上。实在不行了,就跟他们拼个你死我活!” 人困马乏,士气低落,留在原地跟鬼子交手,根本看不到任何胜算。所以,没等爆炸的回音散去,王希声就大声做出了决定。
“走!” 李若水虽然有心跟追兵斗上一斗,却也知道眼下军心士气皆不可用,遗憾地回头看了两眼,果断出声附和。
两个营的战士纷纷起身,冒着被飞机追过来继续轰炸的风险,继续向太行山深处移动。只花了半个小时,就跑出了七八里远。本以为有希望摆脱鬼子的死缠烂打,却不料,刚刚停下脚步准备休息,耳畔就传来了马蹄声和大头皮鞋的落地声。
山路不适合汽车运兵,却阻挡不住士气正旺的鬼子。比起这个时代所有中国军队,他们指挥体系的都更专业,也更灵活。接到侦察机的指引信号后,立刻从最近位置,调了一支甲种作战部队过来。
“奶奶的,足足有一个步兵中队。小鬼子真瞧得起咱们!” 冯大器快速爬上一棵野树,向追兵瞄了几眼,大声报出敌军规模。“李哥,是战是走,你快做决定!”
“不能跑了,再跑,就被人赶鸭子了。先搓其士气,其余然后再说!” 李若水自投笔从戎以来,无论在二十九路军还是二十六路军,都没学过直接将后背露给对手。想都不想,就高声决定,“你带着神枪手寻找合适地方隐蔽,我去找大王安排具体作战方案!”
“不用找,我就在这呢!鬼子肯定是专门找你的,谁叫你前几天差点全歼了人家一整个小队!” 王希声一改先前的慎重,快步冲到他身边,大声“数落”:“小鬼子拿下整个巩县,恐怕损失都不到一个小队。你老人家在鬼子最得意时,拿锥子戳了他们的屁股,他们当然得咬住你不放!”
“数落”的声音虽然高,他的脸上,却带着如假包换的自豪。仿佛当日也曾经跟李若水、冯大器两个并肩而战,亲手切下了许多鬼子兵的头颅一般。“也不用商量,你们学兵营劳苦功高,人数又不满编,这次,留在二线机动。山谷狭窄,摆不开太多人马,我带着暂三营顶在前头。等我们将鬼子拖成疲兵,你再带着学兵营杀出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第三章 旌蔽日兮敌若云 (七)
这个作战部署虽然简单,却符合学兵营和暂三营的当前情况以及周围狭窄的地形环境。是以李若水听了之后,稍加斟酌便郑重点头。
为了强加暂三营的火力,他将前几天与鬼子作战中缴获的轻重机枪和两具掷弹筒都调了过来,以期给追过来的小鬼子当头一棒。暂三营将士从冯大器和特战小队的其他队员口中得知追过来的鬼子只有一个中队规模,也纷纷振作起精神,发誓要让日寇有来无回。然而,敌我双方在实力上的差距,却依旧大到令人难以置信。战斗刚开始不到五分钟,暂三营就全盘落到了下风。
日军四挺九二式重机枪,在狭窄的山谷中,打出的子弹宛若瓢泼。隔着足足五百米的距离,就将暂三营弟兄压得几乎无法抬头。学兵营支援过来的民24式重机枪(晋造马克沁)虽然性能不输于日本人的九二式,却因为弹药数量有限和射击精度等诸多原因,根本无办法和本钱,与九二式展开对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后者嚣张。
现代火药燃烧的味道伴着被子弹射起的烟尘,迅速弥漫开来,没过多久,就笼罩了整个山谷。伤亡以难以承受的速度增加,很多战士连第一颗子弹都没来得及射向鬼子,就血洒沙场。冯大器带着特战小队,几度试图用远距离狙击,消弱日寇的火力,效果却微乎其微!
比起前几天与他们交手的日寇乙种小队,今天的日寇中队,无论作战经验和狡猾程度,都提高了不止一个台阶。察觉到中方有神枪手存在,日寇指挥官立刻调集了两组轻机枪和一小分队射术高超的老兵,专门射杀可疑目标。很快,就让冯大器等人再也找不到打冷枪的机会。
而日寇的本事,却远不止是这些。就在王希声和冯大器两人,都急得焦头烂额之时。天空中,又传来的凄厉的尖啸声。数枚九二步兵炮和迫击炮的炮弹,交替坠落,将他们附近的阵地,炸得碎石乱溅。
“保护好重机枪,保护好重机枪!” 凭着迅速积累起来的作战经验,王希声立刻猜测出日寇的真实想法。冒着被弹片撕碎的风险,跳起来,朝着弟兄大声提醒。“鬼子有可能要发起冲锋了,务必保护好那挺马克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