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来自重庆的空中援军加入战斗!
二十七架飞机,轮番不间歇的轰炸台儿庄外的日军阵地。当晚,濑谷支队士气崩溃,丢弃武器辎重,落荒而逃。其余各路日军虽然依旧想咬牙坚持,却惊愕的发现,自己的队伍中,居然有士兵偷偷逃走。
4月5日,侵华日军大本营发现如果再不改变战略,矶谷师团就面临被全歼的下场,不得不忍痛下达,命令:“各战斗序列,迅速撤离战区。”
从此刻起,在台儿庄内,中国人的反攻战,全面拉开!
四月六日,李宗仁亲自赶到台儿庄附近,指挥全线反击!
经过数天的追逐和激战,我军重创坂本支队和濑谷支队,击溃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歼灭日军两万余人。
“日军不可战胜”的鬼话,被彻底打破!
台儿庄大捷,令全国人民精神振奋!
无数绝望彷徨的百姓,看到了‘王师北定中原日’的希望。
各地战场上的中国军人,更加坚定了驱逐日寇,保我家园的信念。
中国政府的领导人“常凯申”,以及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因此战蜚声国际。美,英等同盟国纷纷发来贺电,称他们为东方文明古国的民族英雄。
欧美的各大报刊上, 使用了“难以置信”、“睡狮觉醒”等溢美之词来形容中国军队取得的胜利,赞扬中华民族的英勇顽强。
据说在那几日,云岫楼里笑声不断。金发碧眼,口音各异的记者进进出出,热闹非凡。
不久后。阳光绚烂的早晨。大街上回荡着报童欢乐的吆喝:“中央日报!头版头条!‘继台儿庄大捷之后,中国军队将在徐州重创日军!’”
“中央日报!头版头条……”
“嘭”的一声,冯大器将刚买来的报纸拍在油腻腻的桌子上。“仗还没打,牛皮就先吹出来了!”
他们三个黎明得到了消息:师长池峰城伤势严重。副总司令冯安邦正在紧急调动战机,将师长转移重庆抢救。待他们急急赶去送行时,只看到飞机盘旋时带起的烟尘,只来得及对着空中远去的战机,郑重地的行了个军礼。
没来得及见到池师长,冯大器心情极差。他气哼哼的往椅子上一仰,“台儿庄我们胜的容易么?要不是矶谷廉介狂妄自大,甩开板垣师团行动,鬼子能只有这点兵力?要不是咱们二十六路从上到下,豁出了性命死战,其他各支兵马哪有机会?要不是张自忠将军在外围放弃个人恩怨,舍命援救友军,鬼子怎么可能处处被动。这么多经验教训不总结,却把敌人形容成了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如果鬼子战斗力真的像报纸上说得那么低下,咱们怎么丢的南京,怎么丢得平津和华北?!”
“就是,鼓舞士气,也不是这么一个鼓法!”王希声挠了挠胸前的绷带,下意识的拽过报纸扫了几眼,摇着头苦笑。 “牛皮吹上天不算,还把咱们接下来的目标透漏了出去。这不明摆着告诉日军,下一步该如何调兵遣将马?哪个上官没长脑子,居然将战略意图告诉新闻记者,愚蠢至极!”
“行了,少说两句,当心祸从口出!” 李若水从床上抬头瞪了二人一眼,低声奉劝。
话虽然说得严厉。但是他心里却跟明镜一般,两个兄弟的牢骚,绝非无的放矢。
政府放出这样夸张的报道,或许只是想安定民心。可这样高调宣扬己方部署,只会让日军更加重视徐州。也把前线的战士们,推入一个更艰苦的战局中。
台儿庄战役,中国确实胜了。日军受到重创,也是铁板钉钉的事实。然而大部分人只看到光鲜亮丽的结局,却忽略了背后鲜血淋漓的代价!
这是一场惨胜。
这一仗下来,第二集团军损失了百分之六十的兵力。算上死亡和重伤,折损的连营级别干部数以十计,基层指挥力量损失殆尽。
战后,虽然有民众踊跃投军,虽然中央政府也答应了损失一个补一个,损失两个补一双。可基层指挥力量,却不是从民间可以随便招募来的。没有足够的基层干部去带头执行命令,上头的战略指挥再高明,也无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