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军训团是从自己背后方向走过来的,且衣衫褴褛,装备不整。有一队日寇就又动了心。抢在对面的国民革命军派出部队前来接应之前,果断向军训团发起了进攻。
对于士气正旺,并且沿途还经历了磨合的军训团来说,一个只有五十几名鬼子的日军小队,根本没资格拦路。王希声先带带领队伍从正面用缴获来的机枪和掷弹筒遏制住了鬼子的攻势,李若水和冯大器各自带着五十名老兵两翼包抄,前后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将狂妄无比的鬼子小队,一举全歼。
缴获非常丰富,关键是,见识了军训团的战斗力之后,附近规模较小的鬼子和伪军,都被吓得缩回去,不敢再送货上门。而自家主力,已经近在咫尺。弟兄们只要再加一把劲儿,最迟在今晚之前,就能看到第二集团军总部的大门!
暗暗松了一口气李若水,不敢耽搁,先拜托李大眼骑马去跟第二集团军总部建立联系,然后抓紧时间带人打扫战场。正当他忙着检查一挺被日寇破坏的机枪,是否还有修理价值的时候,突然听见王希声在背后,大声呼喊,“李哥,李哥,快过来。这个人,这个人不是一战区的那个贪财参谋苏二饼吗?他怎么上了日本人的报纸?!”
“日本人的报纸?” 李若水迟疑的回头,恰看到,王希声举着一叠日文报纸向自己匆匆跑了过来。报纸头版,赫然登着两张硕大的照片。
左边一张是个鼻青脸肿的中国军人,左眼下方,有两个竖排对齐的大黑痦子。
右边一张是中国军服的局部照片,能清晰看到国民革命军新八师的番号。
而照片上方的标题赫然用日文写着:支那良民数十万水葬……人類永遠の敵!
照片上的人他们都见过,乃是商震手下新八师的副参谋长。军训团在后撤修整时,李若水为了讨要军需,可没少跟此公打交道。因为其姓苏,又贪财,喜欢借着打麻将的由头,强迫有求于己的人送上贿赂。故而被大伙取了个外号,叫做苏二饼。凡是被他敲诈过的人,都无法忘记他打麻将“赢钱”时,脸上那因为兴奋而跳动的痦子。
“李哥,报纸上写的什么?姓苏的是不是投降日本人。我就知道,贪财的家伙,肯定怕死!” 王希声知道李若水懂得日语,将报纸主动递给他,大声询问。
本是随口问的一句话,谁料,却令李若水忽然火冒三丈。一把抓过报纸,狠狠掷在了地上,“无耻的日本人!竟然把屎盆子往咱们头上扣!说花园口决堤,是咱们自己干的!敢做不敢当,满嘴扯谎!还说是俘虏自己招认的。是河南省主席,商震的部队。这姓苏的贪生怕死,被俘虏后,为了活命,当然让他说什么就说……”
骂着,骂着,他的声音,戛然而止。
日寇的报道很长,唯恐起不到宣传效果,几乎将黄河决堤前的整个战场形势和大局走向,都写了个清清楚:“土肥原贤二将军以少胜多,迅速功克兰封、商丘,横扫郑州,兵指武汉的最后一道防线:开封……”
“重庆国民政府为保武汉,不顾百姓死活,多次谋划“以水代兵”,用黄河淹没陇海铁路和淮河铁路大桥,妄图阻挠皇军的进攻。几次会议的提议人,时间,在场人员名姓,也都赫然在列……”
“最后一次,面对开封即将陷落的事实,提议终于变成了行动。
1938年6月9日凌晨,经过两天两夜不停的挖掘,几乎在距郑州30公里的中牟被皇军攻克的同时,花园口也终于被商震的队伍挖塌。”
“黄河之水,一泻千里。
下游的中国百姓和军队,没得到任何通知。尽数葬身于洪流当中。”“更可恶的是,为了摆脱舆论的谴责,重庆国民政府公然造谣,诬陷此事是大日本皇军派间谍所为。如今抓住了国军的俘虏,指证此事是中国人自相残害云云……”
轰隆,轰隆,轰隆,明明是个大晴天,却仿佛无数个霹雳,在李若水头上炸裂。
他不愿意相信报纸上的每一个字,却无法不让自己回想起,在黄河决堤那天深夜,所听到的声音和所看到的事实。
当晚滚滚而来的雷声,不是炸弹,也不是炮击。炸弹和炮击,都不会持续时间那么长。那是洪水沿途冲垮一切的声音,远比炮弹和炸弹声沉闷,可以让他一时误会为爆炸,却不会永远分辨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