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未冷_作者:酒徒(392)

2019-11-25 酒徒

    “黄河决口之后,小鬼子为了能继续向南推进,好歹还曾经组织过人手排水引洪。而国民*的地方官员,要么抢先一步逃去了重庆。要么掉头做了汉奸,趁机鱼肉百姓,大发国难财。从没有一个官员,试图救助过灾民!”大伙的愤怒,瞬间被勾了起来,铁青着脸,议论纷纷。

    “这连水灾淹死的,再加上被日本鬼子害死的,恐怕不下百万人吧!老天爷真他妈的不长眼睛!”

    “一百万恐怕是往少了算,咱们从前天到今天,连续三个白天,看到的人加在一起也没几个。而这一片,自古以来就是膏腴之地,人口稠密度直追江南!”

    “国民*,既打不赢小鬼子,又照顾不好自己的百姓。还整日舔着脸,说什么万众一心!你连老百姓死活都没当回事儿,他们凭啥跟你一条心?!”“唉,也不怪到处都是汉奸。当汉奸虽然辱没祖宗,但是对于眼下的对百姓来说,好歹还是条活路!”

    “咱们国民*,有时候真的连日本鬼子都不如啊……”

    “甭有时候了,一直都不如。有个对联,原来说大清的。现在看看,说民国倒是正好。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土地献上。你看看长江两岸,眼下还几支部队在一心一意地打鬼子?”

    “老蒋把他的嫡系,全调去保护重庆去了。眼下留在前线的部队,都是像咱们一样旁系。既然打光了就要被裁撤番号,谁还敢再跟鬼子拼命!

    “唉,咱们现在不光丢了地盘,还丢了人心!上次我走在街上,因为穿着军装,居然被人丢了一只烂鞋!”

    “唉……”

    议论声忽然变大,然后又渐渐变低,顺着乡村土路,渐远渐无。

    “呼——” 寒风卷着雪沫子,在半空中纷纷扬扬,仿佛破碎的纸钱,在为整个时代送葬。    第十二章 平原忽兮路超远 (二)

    “咯吱吱,咯吱吱……” 马车忽然驶离了乡村土路,在一条崎岖蜿蜒的小径上,继续前行。沉重的车轮,在地面上留下深深的车辙。

    田野愈发开阔,沿途所见,也愈发苍凉。马车上,身穿军装却没有任何番号标记的年青人们,终于没心情再继续数落国民政府的不是。一个个相继闭上了眼睛。用睡眠来麻醉自己千疮百孔的心脏。

    刚才的大讨论,李若水只是静静的听着,并没有插话。

    类似的话,他在没离开南阳之前,都已经说过了。并且对其中许多疑问,也早就在心里有了答案。再说上一遍,只会让他原本已经疲惫不堪的心脏,更加疲惫。

    他之所以在李大眼发出邀请之后,就毫不犹豫选择了答应。就是因为他国民政府已经彻底心灰意冷。

    既然已经心灰意冷,就不再在乎国民政府的一切。

    逝者已矣,来者可追。

    他迫切地需要自我调整,从过去的阴影里走出来,迎接新的生活,新的阳光。

    此外,这些日子里,虽然表面上很是镇定,在内心深处,他却对即将到来的生活,充满了疑虑。

    虽然在路上,李大眼跟大伙讲了很多关于八路军,关于敌后根据地的事。这些话解决了大伙心中的一些困惑,却并没让李若水感到放松。

    毕竟,除了李大眼之外,他是整个队伍中年纪最大的那个。算上李大眼,他也是整个队伍中职位最高的那个。作为孙连仲将军曾经的心腹,作为老二十六路军升官升得最快的后起之秀,他没法让自己在队伍中显得不扎眼。

    他哪怕参照李大眼和王希声的建议,将名字改成了李锋,也改变不了他曾经是四十二军中校团长的事实。

    作为一个以反红色而闻名的部队,二十六路军的几个核心人物与八路军主将,至今还保持着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而作为孙连仲、冯安邦两位将军眼中的红人儿,他忽然离开部队,去投奔八路的行为,在别人看来,到底能有几分可信?

    当然,李大眼这个国民党老左派,信誓旦旦地保证,去了之后,能替他解释,并且引荐他见到八路军那边的大人物。可李大眼资格虽老,在二十六路军中,却只是个小小的警卫营长,他以前的朋友,在八路军那边的地位能有多高?!(注:国民党左派,国民党中一部分进步力量。历史上,曾经有很多国民党左派主动保护延安的人,并且主动指点他们怎么对付国民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