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未冷_作者:酒徒(399)

2019-11-25 酒徒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伴着轻快的机枪声,鬼子队伍中的火力点,相继变成了哑巴。

    只剩下步枪的日寇,承受不住中国军人的两面夹击,尖叫着四散奔逃,就像十几只没头的苍蝇。而他们受伤的同伴,则艰难地在血泊中翻滚,扭动,呻吟,如同一条条丑陋的蛆虫。

    “滴答答答答答答……!” 唢呐声刺破苍穹,乌云消散,万道阳光从天而降!照亮鲜艳的红旗,照亮战场,照亮红旗下那一个个矫健的身影。

    “杀小鬼子!” 一名手持大刀的身影追上鬼子兵,从背后,将其拦腰砍成了两段。

    “杀小鬼子!” 几名手持红缨枪的身影,围住一名鬼子兵,乱枪齐下,带起一团团血雾。

    “杀鬼子!” 李若水,王希声和来自几支被裁撤部队的所有年青的军官们,大吼着加入追击鬼子的队伍,如同饿虎,扑向逃走的绵羊。

    从这一刻起,他们彻底忘记了心中的担忧。

    从这一刻起,他们和红旗下的身影,再也无法区分彼此。    “一群饭桶,废物!”

    已晋升为第一战区副总司令的孙连仲,客客气气的同常凯申(代名,请读者自行替换)在电话里道完别,就猛的一脚踢翻了办公桌。文件’哗啦啦’撒的满地都是,指挥部里一片凌乱。周围将领和文职们,个个噤若寒蝉,连一句“长官息怒”都说不出来。

    他们无法安慰孙连仲,正如他们也无法理解,素以善于防守闻名,曾经在台儿庄和大别山两地,让日寇伤亡惨重却始终无法前进半步的第二集团军,为何会变成现在这般模样?或者,他们心里清楚地知道第二集团军为何会变成这般模样,却没勇气说出来。所以,他们只能眼观鼻,鼻观心,一个个宛若寺庙里的泥塑木雕。

    “废物,孬种!老子毙了你们,全都毙了你们!”孙连仲一肚子怒火无处发泄,双手叉腰,瞪圆血红的眼睛,死死看向军事地图,希望还能想出办法挽回残局。

    刚刚失守的两个县城,城墙足够坚固,守军和弹药绝对充足。他给守军下达的命令是,至少坚持三天,给周围的部队创造围歼鬼子之机。然而,连三个小时都不到,两座县城就已经分别落入了日军之手!带兵的两位师长不去参加运动会,简直曲了才,这么大会儿功夫,就已经跑到了距离县城一百多公里之外,此刻正蹲在山坡上等待他孙总司令的下一步训示!

    训示?老子让交出军队,去军法处听候审问,你们肯么?想到两位孬种师长在电报中那种委屈无比的措辞,孙连仲恨不得驱车赶过去,亲手将二人枪毙。但是,心里头一个声音却清楚的告诉他,那不可能!

    那两位败军之将,都是军事委员会从别处“调配”到他孙连仲麾下的。每个人都将各自的队伍,经营得泼水不透。他孙连仲甭说下去枪毙对方,敢在对方的队伍里,将话说得重一点儿,都有可能吃黑枪。

    而打死了他这个有名无实的战区副司令,对方正好拿着他的人头,去向日本人邀功。为了尽快瓦解中国军队的抵抗,小鬼子最近可是不惜血本。基本上带兵投靠过去的国民革命军将领,都是原职录用。并且要钱给钱,要枪给枪,还只派他们去对付装备更差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绝不逼着他们与曾经的“老朋友”兵戎相见。

    此外,即便枪毙了那两个师长,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像类似垃圾军官带的垃圾部队,他孙连仲麾下如今有四五支。毕竟是台儿庄和大别山战场的有功之臣么?又老实听话,国民政府怎么能不给点儿好处?于是,各种别人指挥不动,或者不肯接手的地方武装,全都一股脑往他孙连仲手下塞。让他的第二集团军表面看起来绝对兵强马壮,实际战斗力,反而直线下降。

    刚才接到常凯申(化名)的问责电话,孙连仲很想跟对方掰扯掰扯这件事。然而,话到了嘴边上,他却又主动咽了下去。说这些有什么用?,对方之所以一边限制他的老部队发展,一边拼命往他手下塞垃圾,图的不就是他孙连仲无法延续过去的辉煌么?说垃圾部队作战不肯卖命,且对他孙连仲阳奉阴违,除了让常凯申再给他扣一个治军无方的帽子外,还能得到什么?他孙连仲心机不如别人深,手段不如别人狠,就活该哑巴吃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