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团,则由十五岁以下的少男少女还有儿童组成,他们是黄冈城的下一代。
在这混乱的年代,需要早一些给他们灌输责任感,必要的时候,无处不在的他们,也可以提供一些警戒和放哨工作。
将他们组织起来,也方便调拨资源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养。
至于治安保卫团,说得直白些,就是民兵,是全城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没有被新军选中的男丁组成。
空闲时,他们会接受军事训练,陆续也会配备一些简单武器。
平时劳作之余,也可以处理黄冈城的各种治安问题,战时,既可以作为民夫进行征调,还可以作为最后的预备队。
第一任团长由原一连连长宋元魁担任,同时兼任对少年儿童团的管理,至于一连连长的职务,则由吴长见担任。
对于唐宁成立这几个组织,全城百姓都是极力拥护的,每个人都感觉到了自己对黄冈城的作用,也说明自己与新军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随着时间的持续,北方的消息不断的传来。
二十六日,李自成逃回京师,仅剩三万兵力,损失大半。
恼羞成怒下,屠灭吴三桂留在京师的家眷三十余口。
也就在这二天,新军与郑芝龙的郑氏集团最终达成了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有:
郑氏赔偿新军现银一百万两,并允许顺风镖局护送的商队进入郑氏集团控制的区域自由贸易。
新军交还所有伤员和俘虏,承诺双方停战,并互不侵犯。
之所以谈了好几天才谈拢,双方最大的分歧不是那一百万两的赔款,这些赔款对于郑芝龙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双方最大的分歧是贸易问题,因为谁都知道,商贸是郑芝龙起家和立身的根本,他不想任何人轻易动这块蛋糕。
可最终,他又为何答应了呢?说起来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新军的商贸体量太小了,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而且,新军现在还只能进行陆上活动,可他郑芝龙最大的商业利益是来自海上。在这方面,新军对他的威胁是零,因为新军现在连一条船都没有。
另一原因也很重要,那便是不断传来的消息,一次次证明唐宁预言之准确。
这让信奉天主教的郑芝龙都有些相信唐宁是那所谓的天选之人了,暂时不想太过交恶。
于是双方这才将协议敲定,财大气粗的郑芝龙当即将一百万两白银交付了,而新军也信守承诺的将所有俘虏和伤员全部交还。
郑芝龙还想完成当初双方未完成的交易,想将其他几十支枪和子弹买走,可唐宁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郑芝龙也只能作罢。
看到一个个装满银锭的箱子被搬入库,财迷心性十足的宋二小姐实在是忍不住了,打开一个个箱子。
看着闪闪发亮的银锭,笑得嘴巴都合不拢,舒服的躺了上去,也不嫌硌得慌。
真恨不得一直睡在这里,都忘记自己警卫连长的身份了,直到被姐姐宋云舒赶出来。
一百万两对郑芝龙算不得什么,但对新军来说,却是一笔巨大的横财。
有了这笔银子,黄冈城的扩建可以更加顺利的进行了。
军民一家亲、军民鱼水情、爱护黄冈、爱护百姓等等标语,在唐宁的宣传和组织下,刷在了黄冈城大街小巷的墙上,人们只要一睁眼就可以看到。
妇女联合会、少年儿童团、治安保卫团也红红火火的组建了起来,大家的兴致都非常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的消息不断传来,一步步证实唐宁所言不虚。
二十九日,李自成在京师匆匆称帝,三十日,火烧皇宫,退出京师。
五月初,多尔衮率军兵不血刃的进入京师,受到闯军欺压的全城百姓反而大为欢迎。
由于李自成的前车之鉴,多尔衮分布了一些有利措施,严禁抢掠,禁止剃发,赢得了士绅们的好感,让他迅速的稳定了占领区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