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唐宁并没有阻止,因为荷兰人是正当交易,收的又是散股,交易量在控制范围内,对两家贸易公司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更重要的是,唐宁也想让大明人向荷兰人学学,吃亏是最好的经验。
唐宁不管,但并不表明就没人管,以克劳迪娅为首的葡萄牙人,第一时间出手了。
荷兰人以一点五倍的价格收购,他们就以两倍的价格收购,反正就是不能让荷兰人落了好,哪怕是自己不赚钱,也不能让荷兰人赚到。
再说,他们葡萄牙人本就占了先机,克劳迪娅这段时间一直在潮州府城,亲眼见证了证券交易所的建立和股票的发行。
既然是唐宁带头支持的项目,哪怕是为了和新军维持好关系,也必须要支持下。
于是葡萄牙人第一时间投入了五万两银子买了股票,现在价格被双方炒了起来,光是这部分股票就能保证只赚不亏,所以他们不怕和荷兰人打价格战。
荷兰人虽然很恼火,但也没有办法,他们无法预估第一次的远洋贸易收益有多高,所以也不敢把价格炒得太离谱。
最终,双方把价格炒到三倍时,才告一段落。
大明人也算是第一次见识到了这种玩法,仅仅是某种证明的几张纸,既不是房契,又不是地契。
短短的时间内,价钱蹭蹭蹭的往上涨,然后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
别说散户忍不住,一些大户都没能控制住,将手中的股票放出了一部分。
在他们想来,把能赚的,先赚回一部分再说。
但不管别人怎么动,代表唐宁的小环没有动,她手中掌握的股票最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就是风向标,她如果带头主动出售手中股票,肯定会影响大家对股票的信心,会引起连锁反应。
所以唐宁早就给小环强调过,没有经过他的同意,不要进行任何形势的股票交易。
正因为如此,那些大户虽然看到了眼前利益,但也尽量忍住诱惑。
即便想交易的,也只是交易一部分。 十月底,经过充分准备的第一支庞大的商队,在顺风镖局的护航下,向着南洋诸国驶去。
十一月初,另一支庞大商队的目标直指东洋,因为要途经福建海域,所以为了保证商队的安全,顺风镖局派出了大小战船共二十艘。
这两支集合潮州和惠州两府商业力量的船队的出发,预示着大明的远洋贸易翻开了新的一页。
原来那种靠商人偷偷摸摸,或者只开放几个沿海港口的方式,大大的压制了商业的有利发展。
现在是主动出击,大规模有组织的出击,将大明的商业潜力一步步的发挥出来。
大明与海外的贸易本就保持着顺差,再在这种良好形式的刺激下。
唐宁可以想象,以后会有更多的白银流入大明,让贸易顺差的额度进一步扩大。
这段时间,南方以广东为中心,在唐宁的带领下,确实是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出现了不少的新事物,商业活动更是红红火火的开展了起来。
而北方,反而一改年初的混乱征战,相对平静了不少。
这是因为清军在占领京师之后,着重稳定局势,先是迁都京师,然后又完成了权利分配。
年幼的顺治是皇帝,但大权却掌握在了多尔衮手中,被加封为叔父摄政王。
和硕郑亲王齐尔哈朗被加封为信义辅政王。
阿济格、多铎、豪格等郡王,也都被加封为亲王。
还有贝勒、贝子也被封了一堆。
权利分配完备之后,然后是圈地分配利益。
接下来就是整顿兵马,开始南下图谋整个天下了,李自成的势力是南下的绊脚石,所以首当其冲。
北方太远,新军鞭长莫及,唐宁也只是让小五时刻关注着北方的消息。
为了能够尽快的掌握即时消息,唐宁早已经让小五的情报部向北渗透,建立秘密情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