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豹本就有些不支,现在吴六奇又带领大队人马杀到,军心立即崩溃。
宋云婉和吴六奇汇合后,宋云婉立即道:“吴将军,请拨给我两百人,我有他用。陈豹那些人,就麻烦将军了。”
吴六奇知道宋云婉是唐宁的妻妹,虽是女流之辈,但颇为聪慧,是唐宁心腹之一,能和她打好关系,自然大有裨益。
所以吴六奇对宋云婉的要求没有任何意见,只是有些奇怪,宋云婉作为唐大人的警卫营长,应该和唐大人在一起才对,怎么此刻单独带领几十人和陈豹交战呢?
虽然心有疑惑,但吴六奇也不方便多问,立即拨了两百人给宋云婉,命令他们一切听从宋云婉指挥,然后向宋云婉告辞而去,去追击陈豹了。
宋云婉没有耽搁,带着两百余人迅速向另一个方向搜索开去。
因为她猜测,陈豹应该是郑芝龙安排的诱饵,目的是想将自己这边的人马吸引到另一个方向,然后他们好将唐宁转移走。
她不知道的是,此时的唐宁,根本没有没有被转移,而是被那些人胁持在地道中。
虽然被绑架了,但唐宁并没有惊慌,知道对方没有第一时间杀自己,肯定是想要将自己劫持到福建,所以暂时是安全的。
现在的唐宁,只是后悔自己有些异想天开了,被思维定势给影响到了。
因为他知道,按照正史,郑芝龙是会向清军投降的,而且是没有经过抵抗就直接投降的。
在唐宁的潜意识中,认为现在的郑芝龙怕死,惜命,所以觉得这次会谈不会有危险,郑芝龙也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冒险。
事实证明,他唐宁大错特错了,郑芝龙做了那么多年的海盗,混到今天,什么险没冒过?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他不是不敢拿生命冒险,而是要看什么险值得他冒。
郑芝龙向清军投降,也不是怕死。
对有些人来说,比死可怕的事情多了,比如穷,比如失去权势、失去地位等等。
唐宁已经知道了,郑芝龙向清军投降,是想保住自己的权势,并非贪生怕死。
现在,他唐宁已经影响到了郑芝龙的海上利益,那是郑芝龙的命根子,再任由他唐宁发展下去,他郑芝龙的海外贸易会继续被急剧压缩。
已经富可敌国的闽海王,怎能忍受自己的金山银山被别人挖走、搬空,然后变穷?
所以为了将他唐宁擒拿,郑芝龙以自己做饵,以跟着他一起来的那些人作饵,甚至拿南澳做饵,再借助这条地道,成功的达到了目的。
唐宁在地道中走了一段不短的距离,知道这条地道,是分两段挖掘的,其中大部分是提前就挖好的,不知道有多久了。
提前挖好的一段应该通到了总兵府内,只是没有挖通到地面的通道,所以宋云婉他们检查的时候,没有丝毫察觉。
另一部分直接通到那个房间的那一小段,是在会谈这阵子重新挖的。
郑芝龙会谈的目的就是为了拖延时间,等着这条地道挖通。
现在想来,确实是这样。
有几次,唐宁都准备要放弃会谈了,但郑芝龙又主动做了一些让步,让唐宁留了下来。
当时还给了唐宁一种错觉,觉得郑芝龙是不想与自己全面开战,郑芝龙向清军投降的那件事情又影响了唐宁的判断。
所以,便成功的让郑芝龙拖延了时间。
但这一切的前提,首要条件便是这条地道能够挖通。
而要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挖通从总兵府内到府外的通道,还要掩人耳目,是不太现实的。
所以经过对地道内泥土气息的分析,再结合整件事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唐宁才猜测这条地道在他来之前就已经挖好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如果真是这样,莫非郑芝龙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在准备这一天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人就真的被小瞧了很多。
现在想明白这些,已经有些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