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郑军水师配备的火炮以佛郎机炮为主,红衣大炮很少。
即便是一些大船,经常也只有一两门红衣大炮。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所谓的大船,其实也只有几百料,排水量百余吨、两百吨左右而已,根本无法装备太多重量很重的红衣大炮。
而佛郎机炮,则轻便很多,再加上气密性差,所以射程也近了不少。
在大海上为了保证精度,自然要尽量靠得更近。
至于武备力量差得多的小船,连火炮都没有,只能通过接舷的方式当成火船来发起进攻。
这次,有些小船里面还装载了不少火药,也想模仿新军的冲锋舟,准备贴在新军的大船之后引爆火药,将船炸毁。
新军水师则不同,超过一千料,排水量超过三百吨的船只,装备的红衣大炮都有十门以上。
根据火炮口径大小,弹丸最小的就有五斤,最大的更是达到了三十斤重。
而郑军水师最主要的火炮是佛郎机,重的弹丸才一斤左右,小点的只有几两。
即便同样是红衣大炮,郑军水师的红衣大炮相比于新军来说,也只是小口径的,炮弹能达到十斤以上已经了不得了。
与新军的炮弹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但是,重赏之下,郑军水师的士兵还是鼓起勇气,想着那么强大的荷兰人不一样被他们打败了?
只要新军水师那些先进的火炮不疯狂开火,他们还是有信心击败这支只有红衣大炮的新军船队。
双方的交战迅速进入白热化。 “轰轰轰轰……”新军水师战船右舷处,一个个炮口位置冒出青烟,表明刚才这些炮位都发射了一发炮弹。
一发超过二十斤重的炮弹落在一艘敌船的甲板上,仿佛天降陨石。
随着轰的一声,甲板上的三个士兵当场被砸成肉泥,又凶狠的将甲板击穿,落入船舱内,在船舱内疯狂肆虐一番。
这艘船还不是最倒霉的,另一艘超过五百料的大船上,一发超过二十斤重的炮弹轰的一声砸在船首左上角,砸出一个大缺口。
炮弹并未停下,继续迅猛的冲上甲板,这个速度飞快的大铁球几乎是横冲直撞的从船首冲到了船尾。
一路之上,不管是血肉之躯,还是坚硬的阻挡物,皆被其轻而易举的推开。
撞击声音不断,一个个士兵直接被砸成肉泥,拦杆折断,弹箱被砸碎,甲板上一片狼藉。
伤员在惨嚎不已,其他未受伤的也是惊魂未定。
正在这时,两个黑呼呼的炮弹又打着旋的并排冲过来。
在甲板上的一个士兵根本没时间反应,突然整个脑袋直接飞了出去,鲜血像喷泉一般从断颈处飙射出来。
但是,炮弹并未丝毫停歇,又轰然掠过,没有直接击中桅杆,但是前桅杆却咔嚓一声断裂开来。
原来,这两枚炮弹中间居然用一根铁链连着。
在高速飞射下,这根铁链比之快刀还要锋利,可以切割人体,也能切割桅杆等一切阻碍物。
这种炮弹,叫着链弹,首要目标就是击断敌船桅杆。
大战中,桅杆断裂,自然会对整艘船产生巨大的影响。
还有一种霰弹,就是将数量众多的小弹丸装填进去,点燃火药发射后,这些小弹丸就会像天女散花般飞射而出,没有任何规律。
一艘抵近到新军大船不足三十米的郑军船只,就硬生生的承受了两发霰弹。
只有眼睛大小的小弹丸几乎席卷了整个甲板,可以轻松的将人体洞穿。
一时间,呆在甲板上的士兵和船员,一下子死伤大半,好不凄惨。
“啊……”鬼哭狼嚎声此起彼伏,鲜血在甲板上不停流淌,渗进船舱内。
特别是那些极尽想着靠近过来的小船,一炮之下,几乎整船的人都遭了殃。
因为小船本就比大船要低得多,新军的火炮居高临下射击,霰弹可以轻松将整艘船覆盖,小船隐蔽的空间有限,几乎避无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