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施琅将捆绑着的郑鸿逵带到唐宁面前时,唐宁赞赏的道:“施将军辛苦了,不过那些降军,还需要施将军尽快收服。”
施琅心中一喜,连忙躬身应令,“末将领命。”
正如唐宁承诺的一般,郑军的降兵,他大部分都交给施琅的第五师了。
不错,现在新军已经有五个师了,而第五师师长,正是施琅。
面对唐宁的如此信任和重用,施琅自然是感激涕零,这也正是他如此卖力作战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是唐宁真的将他的家人从晋江救了出来,现在也被安置在了潮州府,去了他施琅的后顾之忧。
至于唐宁是不是将他的家人作为人质,这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唐宁完全可以放任不管,让郑芝龙将他施家人杀绝,从而激起他施琅对郑家的无尽仇恨。
但是,唐宁并没有如此做,反而派人尽力将施家人救出。
施琅相信,这样的人应该不屑于将他施家人作为人质的手段来控制住他施琅。
现在,他施琅已经成为新军五个师长中的一个,如果收复郑鸿逵部投降的士兵,他的第五师将会是除第一师之外,第二个可以满员的师了。
施琅知道,这是一份信任,也是一种考验,所以他也有着不小的压力。
作为一名降将,获得如此高位,如果不能取得相应的战绩,怎能服众?所以施琅现在只想证明自己,也证明唐宁的眼光没有错。
在消灭了郑鸿逵所部后,唐宁并没有在佛潭多作停留,和随后赶来的吴六奇合兵一处,兵力一万七千,立即北上。
另一边,叶大成联合黄海如,第一时间将金门岛的新军两千人和降军六千人运到南安登陆。
黄海如配合登陆军队占领郑芝龙老家石井镇,而叶大成则回师,在金门岛南部获得后方运送过来的补给。
彼时,唐宁所率大军也赶到九龙江沿线,随即他令施琅率领第五师所部万人进攻漳州府城,叶大成派出一支水师沿九龙江溯江而上予以支援。
而唐宁和吴六奇所部七千人,则准备随水师一起兵至福州。
虽然这中间还隔着泉州府、兴化府,但唐宁不打算一府一府的攻占了,利用跳岛战术,直接拿下一些战略要地,让郑芝龙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逼他投降。
如今郑军水师主力已灭,海上航道几乎不会受到什么威胁,这种战术自然就可行了。
唐宁前脚刚出海,就有一行人火急火燎的赶到了漳浦,正是刘公公一行。
刘公公自然代表着弘光朝廷,福建的郑芝龙和广东的唐宁,是弘光朝廷南部最强的两股势力。
这两股势力直接内斗,自然不是弘光朝廷希望看到的。
但事实又很明显,郑芝龙勾结外人想要消灭新军,这事放在谁身上,谁都不乐意,势头正盛的唐宁更不可能忍了。
可是以弘光朝廷现在的影响力,想直接命令双方停战,基本上不可能,所以只能当和事佬,想要从中调停。
此事是郑芝龙有错在先,所以先从郑芝龙身上找突破口。
当刘公公抵达福建的时候,郑芝龙已经去往金门,然后一直与新军水师在海上交战。
等他再次获得郑芝龙的消息时,却是得知郑芝龙率领的郑军水师主力已经被新军消灭,当即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才多长时间?曾经打败过红毛鬼,扬我大明国威的福建水师,就这样完了?
于是,刘公公连忙赶到泉州府去找郑芝龙,幸好刚战败的郑芝龙也有意见他。
不然,消息闭塞的刘公公恐怕是连人都见不着。
再次见到郑芝龙,虽然郑芝龙尽力掩饰,但人老成精的刘公公,自然是能够看出郑芝龙心中的落幕。
曾经叱咤风云的闽海王,这次是真的在一个后辈面前翻了船,风光几十载,一下子栽这么大一个跟头,放在谁身上都得伤感落寞。
事已至此,郑芝龙虽然很不甘,但也只能强迫自己承认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