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公,郑芝龙今日不顾无辜百姓死活,能联合红毛鬼偷袭潮州府。他日,他便能投靠鞑子灭我大明。”
“此无情无义之人,不值得刘公公如此费心。”
“新军罢兵,断无可能。如若郑芝龙率部投降,我倒是可以向刘公公承诺,不伤郑家上下一人。”
“哪怕是投降或者被我新军俘获之人,只要愿意随郑芝龙离开福建者,我都可以放还。”
唐宁态度很坚决,所以最终,刘公公也没能说服唐宁,唐宁甚至连敷衍都懒得敷衍。
于是,刘公公又只得赶往泉州府。
吴六奇则在唐宁命令下,协同叶大成的南澳水师转战兴化府,准备配合施琅部和黄海如部夹击泉州府。
在刘公公抵达泉州府城见到郑芝龙时,泉州府已处新军三路大军兵锋之下。
不足半月,再见郑芝龙时,刘公公发现郑芝龙又消瘦了不少,似乎比他这个老太监还要显老了。
看来这阵子,南安伯的日子,很不好过啊。
“唉……”刘公公在心里重重的叹息一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啊。
随即,刘公公将唐宁的答复讲了出来。
郑芝龙听罢之后,瞪大着眼睛咆哮着道:“我没有失败,我还有五万大军,十万大军。”
“今日唐宁夺我福建,他日我郑芝龙必毁他广东。”
刘公公大惊,连忙劝慰道:“郑大人莫说气话,莫说气话呀。”
郑芝龙咬牙切齿的道:“唐宁这是不给郑某活路,如此狠毒,比之满清鞑子更甚,他日清军南下,看他如何应对。”
“此贼行如此亲者痛,仇者快之事,毁我大明根基,必不会有好下场。”
听到郑芝龙此番贼喊捉贼,就连刘公公都有些看不下去了,这事闹的,还不都是因你郑芝龙。
最终,刘公公也没能说服郑芝龙接受唐宁的条件,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毕竟郑芝龙有郑芝龙的骄傲,半生基业被一后辈尽毁,怎能甘心。
刘公公已然尽力,既然劝解不了,他也只能无奈的打道回府复命了。
朝廷恐怕是指望不上郑军和新军了,面对来势汹汹的闯军和清军,只能另做打算。
刘公公一走,郑芝龙先行将家眷安排出了泉州府,并让郑芝豹、郑彩各自带领所部入延平府。
三月十日,兴化府知府开城出降,兴化府平稳交接至新军手中,吴六奇和叶大成继续水陆并进的率军南下。
三月十三日,黄海如其部水师经泉州湾,沿晋江而上至泉州府城,运载的五千兵力在晋江北岸登陆,进逼泉州府城东门。
黄海如水师封锁晋江,炮击泉州府城南门。
郑芝龙登城拒战,由于新军炮火猛烈,被亲卫强行拉下城垣。
城中营账内,塘兵急报,“报告大人,施琅部已出南安,联合南安新军直逼府城。”
“施琅……”郑芝龙咬牙切齿的,他自认待施琅不薄,年纪轻轻就让其担任施福副将。
可现在,投靠新军之后,对曾经效力的郑军却是丝毫不留情面,帮助唐宁从漳州一路打到泉州,连破数城。
但不管怎么说,施琅的反叛,也是由他自己引起的,他心知肚明,部下也心知肚明。
如果施琅部出现在泉州府西城,待南下的吴六奇部再出现在北城,那整个泉州府城将被围得水泄不通,水路和陆路再也无路可退。
这一点,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气氛说不出的压抑。
几个将领对望一眼,一个参将上前一步,猛的单膝跪地,请求道:“大人,泉州府城已是一座孤城,独守孤城已无任何意义。”
“还望大人心系城中万余将士安危,心系自身安危。”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即便泉州府落入敌手,只要大人撤往闽北,福建还有半壁江山系于大人之手,重整旗鼓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