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去的侦察兵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回情报,情报一次次的表明,清军居然真没有追来。
这不由让黄海如很是惊疑,这次多铎怎么就这么快认输了呢?
如果他要是知道是那根本没放在心上的照明弹无形中救了自己一命,恐怕会惊掉下巴吧。
毕竟当初在与郑军战斗时,使用照明弹可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此时的多铎,早已经下令就地宿营了,直到十几个浑身浴血的士兵被带到了他的面前。
“殿下,自多隆大人以下,全部战死,只有我们这十几人活着回来了。”一个协领跪在地上悲泣的道。
多铎神色一变,急问道:“为何才撤回?”
多铎的这个问题,反而把这个协领问得一愣,似是不知道如何回答。
多铎又立即道:“把整个战斗过程速速报来。”
“是。”
随即,这个协领立即将他们一队整个进攻过程详细的述说了一遍,多铎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这么好击败新军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要是将新军这支援军一起消灭,那北上的新军主力,便被消灭了大半,破扬州城,也将指日可待。
多铎气急败坏的将负责主攻后路的那个参领给找来,愤怒的下令道:“给我追,拿不回黄海如的人头,你也不用回来了。”
“是,殿下,末将领命。”这个参领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浑身冷汗直冒,哪还敢说半个不字。
虽然多铎没有及时派出其他援军,也有责任,但他怎敢怪罪到豫亲王头上。
没有多久,一队千余骑兵飞快的冲出营地,向扬州城的方向急驰而去。
但是,多铎的心情没有丝毫转好,因为耽搁的时间太长了,他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追上。 回扬州城的路有几条,趁清军没有追击而来,黄海如特意选择了一条不适合战马行进的偏僻小路。
不过,清军也很聪明,他们知道晚上不利于他们对新军踪迹的追踪,所以就直接走大路。
因为新军想要回城,最终还是得回到大路才能入城。
而且,走大路,速度还能更快。
如果新军绕偏僻的小路而走的话,还有可能被堵截住。
清军一边在大路在急驰,一边派出大量斥候去追踪新军的踪迹。
新军也是如此,双方在你追我赶中向着扬州城的方向靠近。
黄海如更早一步防着清军追来,所以新军的侦察兵也更早一步锁定清军的踪迹,也确认了他们所追的方向。
黄海如得到消息之后,思索一番,便有了定计。
侦察兵分成五路,除了一路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城之外,其他几路皆是每隔一段距离,严密的监视着清军的动向。
戌时三刻,清军先一步抵达一个路口附近,然后停了下来。
因为,只要新军还没有回城,那么就必须要从附近出现。
之所以不直接堵在扬州城门附近,是因为他们也清楚,新军城内有不少火炮,相隔太近只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于是,清军一边埋伏在周围休整,一边继续派出斥候追踪新军的踪迹。
终于,在戌时过半后,他们在西北方向若七八里左右的地方发现了新军大队人马,正在抄偏僻小路向扬州城的方向而来。
清军斥候第一时间将消息上报,副参领问道:“大人,要不要追过去。”
参领眉头挑了挑,说道:“不妥,那里地形太复杂,要进入其中,我们必须弃马。放弃我们自己的优势,实为不智。”
“既然新军必然会回到这里,我们就请君入瓮吧。”
清军提前一步在己方必经之路出现,并没有出黄海如的意料之外,他最担心的是清军立即驱兵前来。
但从不断传回的消息看来,清军似乎并没有这个意图,这让黄海如缓缓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