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阶级包括上层阶级的贵族仕大夫,中层的资产阶级,也就是所谓的地主乡绅。
下层阶级,自然就是平民阶级了。
特别是平民阶级,参议员和众议员中,每省皆至少有一人。
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保证两院提交的议案,推出的政令更加公平,如果没有人数占绝大多数的平民阶级参与,何来公平?
两院设立并运行之后,现行所有的政策法规,或者有需要补充的,都要重新由众议院起草,然后再提交参议院审核。
参议院只能表决通过或者不通过,不能对提案进行修改和干涉。
如此权利分工的目的是,任何提案都是为了全国百姓的利益,不能因人口多的省而损害到人口少的省的利益。
众议院为了提案能够顺利通过,自然就要考虑各省的利益。
提案一旦被参议院通过,就要交由内阁首辅批准执行,内阁首辅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利益。
当然,内阁首辅有权否定提案。
内阁首辅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及任命官员,必须经过参议院,参议院有权在特定条件下复选副首辅。
而众议院则有权提出财政案和弹劾案,有权在特定条件下复选首辅,但弹劾案必须经过参议院审核。
从这里可以看出,众议院和参议院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不会让其中一院的权利过于大过另一院。
副首辅自动成为参议院的议长,而众议院的议长,则由众议院的全员大会上选举产生。
这些是唐宁对两院的构想,从两院的组成来看,大家都能看出唐宁似乎没有多大私心。
虽然有些有身份地位的人担心过多的人参与到权利中心,会分化他们手中的权利,但也不敢站出来反对。
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很容易被扣上一个什么帽子,然后被拉出去枪毙就得不偿失了。
参议院和众议院的人员构成众多,也比较复杂,想要将议员推举出来,自然需要不少时间和精力。
这段时间为了国家的正常运行,就只能由内阁先直接进行各种政策的实施和政令的传达。
内阁一共由十位大臣组成:财政大臣、内政大臣、国防大臣、外交大臣、司法大臣、农业与发展大臣、教育大臣、商务大臣、就业与养老大臣、交通与环境卫生大臣。
内阁首辅是由唐监国朱聿键兼任,可见唐宁并没有直接将朱聿键的权利一撸到底,让他直接成为一个没有任何权利的虚君。
但是,内阁首辅是有任期的,五年为一个届,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最高两届。
如果两届期满,他卸下首辅之位,权利就要缩水很多了。
朱聿键本来坐在监国的位置的机率相对就要小很多,现在能得到这样的权利,他也没办法提出更多的要求。
好在监国之位没有任期之说,以后皇位也只能由朱家子孙继任,虽然是被限制了权利的皇帝,总好过没有。
十位大臣是由唐宁和朱聿键各自选出来的,唐宁推举了五人。
他让于成龙担任司法大臣,方以智担任教育大臣,宋应星担任农业与发展大臣,潮州商会的会长程功担任商务大臣,而他自己则毫无争议的担任国防大臣。
其他五人由朱聿键推任,他让何楷担任财政大臣,黄道周担任内政大臣,杨廷麟为外交大臣,蒋德璟为就业与养老大臣,苏观生为交通与环境卫生大臣。
看起来似乎就业与养老大臣和交通与环境卫生大臣很鸡肋,没什么用。
其实不然,大明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养老,从开朝之初就开始了。
至于就业,也慢慢的变得尤为重要,资产主义在广东、福建已经从萌芽状态开始了快速发展,大量的工厂已经建立,贸易红红火火。
接下来,自然是以广东和福建为基础,推动全国进行资本发展,到时候难免会有大量的就业问题需要考虑。
至于交通与环境卫生,这其中就涉及到了交通、医学,卫生习惯,甚至是厕所改造等等。